创新方法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六个一”活动。
即:学院、班级、寝室师生联名签写一个防诈倡议书,并张贴在班级显眼位置;班级QQ群、微信群每日发布一条防范电信诈骗提示;学院网站、公众平台每周推送一篇反诈文章或视频;班级每月召开一次反电诈主题班会;各学院每学期组织一场反诈专题培训;学校每学年评选一次“无诈学院”“无诈班级”。
4.注重常态预警。
根据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法,及时做好常态化反诈防诈预警工作。
一是通过以案说法,将学生遭受诈骗的众多情形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深入浅出的讲解提示,增强反诈宣传实效。
二是构建校园反诈咨询平台,建立以反诈中心民警、各学院负责人、辅导员和反诈志愿者为主的防电诈专群,定期推送学校防诈骗工作动态、典型案例,遇到关于兼职、打工、交友、网贷、投资等问题可以随时进行咨询,及时帮助引导被骗学生识破诈骗伎俩,终止被骗情形。
三是建立校警快速联络机制,在被骗学生已经转款的情况下,通过校警快速联络机制,及时将案件信息告知警方,尽快进行紧急止付,减少学生损失。
5.做好心理引导。
学校和各学院共同建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台账,重点记录被骗学生的案件经过,家庭情况和被骗资金来源等,积极做好被骗学生的心理咨询、矫正、疏导工作,避免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给被骗学生造成财产损失之外的其他伤害,从而有效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6.督导检查评比。
学校综治办将定期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学校主要领导将对其党政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各单位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量、案发金额作为学校年终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评先考核重要依据。
五、相关要求
1.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提高政治敏锐性,把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作为当前校园治安整治、净化校园风气的重点工作来抓。
2.加强宣传,营造声势。
各单位要始终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深入班级、宿舍开展系列宣传引导,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自觉,为专项行动和各项活动营造良好声势。
3.突出重点,全面覆盖。
各单位既要加强学生群体的教育,也要注重对教职员工的宣传;既要加强普法教育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又要加强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特点手段和识别应对方法的宣传;既要防范师生上当受骗,维护其合法权益,又要防止学生应聘误入诈骗公司或从事非法买卖电话卡、银行卡等违法犯罪活动,彻底斩断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链。
4.加强总结,及时上报。
各单位要注意收集“无诈班级”“无诈学院”创建活动的有关文字、照片、影像等资料,及时总结提炼反诈工作的做法和成效,学校综治办将选取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推广。
一、指导思想
构建行业主管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打击治理整体格局,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反诈宣传工作,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任务目标
全面构建“党政领导、综治协调、积极参与”的宣传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格局,从现在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通过群防群治,有效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及其关联违法犯罪的发生;力争全市范围内“无诈学校”全覆盖,涉案“两卡”数量低于全市各行业平均水平;积极开展反诈宣传,知晓率达到100%。
三、具体措施
(一)营造宣传氛围,提升反诈意识。
各地各校要充分增设反诈宣传栏、粘贴反诈海报、悬挂警示标语,校园电子屏滚动播放防骗知识,校园广播播放防骗音频,每学期对教职工开展一次防骗宣传教育,召开一次反诈主题班会,积极营造反诈教育氛围。
通过警务联络室、法制副校长等渠道,开设专题讲座,增强反诈宣传教育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提升广大师生法治知识和防骗意识。
教育集团校要督促校外培训机构在其场所内张贴反诈宣传海报,做到全覆盖。
(二)家校互联互通,构筑反诈攻势。
充分利用家长微信群、QQ群、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多措并举开展广泛的.学校教育、社会宣传。
动员全市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在2022年x月5日前100%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构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攻势。
(三)集中开展宣传,营造反诈声势。
组织党团员每半年参加一次反诈宣传培训,开展“防骗我带头”主题党团日活动。
要利用元旦、春节、放假前、开学后等重点时段,及时推送反诈宣传信息,展现国家打击电信违法犯罪的决心和强有力的手段,为后续工作营造声势。
(四)聚焦工作重点,创建“无诈学校”。
按照《桐城市教育系统创建“无诈学校”工作规范》(附件1)要求,把反诈宣传教育进校园作为当前校园安全工作重点内容之一。
市教育局将积极推进“无诈学校”创建工作,尽早实现“无诈学校”全覆盖。
四、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