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做好防控物资储备。储备不低于15⽇⽤量的医⽤⼝罩、⼀次性⼿套、洗⼿液、消毒液、体温检测设备,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科学、安全进⾏存储。
8、做好环境卫⽣整治。培训机构要加强场所内外的保洁和消毒,加强各类场所的消毒与通风,彻底消除卫⽣死⾓,保持环境整洁。
9、强化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要组织员⼯对“两案九制”的培训,让员⼯熟悉预案的操作流程。要在机构显著位置张贴防疫常识、宣传图标。
10、严格线下复课备案审批。待全市培训机构线下复课时间公布后,各机构向审批(登记)机关提出复课申请,经审批(登记)机关评估备案后⽅可复课。未经备案的机构不得线下复课。
三、线下培训复课后⼯作要求
11、落实安全防疫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防疫⼯作各项制度要求。定期排查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提供餐饮服务的机构须经市场监管部门备案后⽅可经营。
12、做好机构消毒通风。严格执⾏同⼀时段⽣均⾯积不低于3平⽅⽶的规定。落实“消杀记录制
度”,每天开展清洁和消毒⼯作,加⼤重点部位消毒次数。机构内部各房间,每天⾄少通风三次,每次⾄少30分钟。
13、加强门卫管理。要安排专职安保⼈员进⾏防控,严控⼈员出⼊,闲杂⼈员不得进⼊机构,确需进⼊的按规定进⾏登记检测后进⼊。
14、开展缺课登记。严格执⾏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及时将学⽣因病缺课的信息上报⾄主管部门。
15、做好疫情防控操作。每天按规定监测进⼊机构的教职员⼯和学⽣健康状况,体温超过37.3℃的发热者、咳嗽者,须按疫情处置流程⽴即就近送⾄定点医院就诊,同时向审批(登记)机关报告。出现可疑或确诊病例的,按卫健部门要求采取部分停课、全部停课和其他防控措施。被停课的机构,须经卫健部门同意后⽅可继续复课。师⽣病愈或隔离期满后,须提供医院治愈证明⽅可参加线下培训活动。
四、落实培训机构联防联控责任
16、强化部门监管责任。教育部门加强有办学许可的⽂化类机构监管,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直接登记的⾮⽂化学科类营利性培训机构、托管机构监管,民政部门加强直接登记的⾮⽂化学科类⾮营利性培训机构监管,⼈社部门加强职业培训机构监管,卫健部门加强早教托幼机构监管和各培训机构疫情防控⼯作指导。
17、建⽴信息共享机制。培训机构不得接收隔离观察期未满的学⽣参加线下培训活动。培训机构发现有发热、咳嗽学⽣,要通过审批登记部门协调通知学校加强对此类学⽣健康状况监测。
18、加⼤违规机构处罚⼒度。对疫情防控期间卷款潜逃的机构、擅⾃提前复课的机构、未按规定要求进⾏疫情防控⽽造成疫情蔓延的机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对疫情防控⼯作要求执⾏不⼒、防控措施不严的机构,由审批登记机关予以纳⼊⿊名单、降低年检等次直⾄吊销证照处罚。
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做好培训期间的疫情防控⼯作,充分发挥国家⼈防办烟台培训中⼼的职能作⽤,根据烟台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处置⼯作领导⼩组(指挥部)办公室下发的《烟台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会议活动举办指南》、《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举办展览活动的通知》,结合新形势下疫情防控常态化⼯作要求,根据烟台培训中⼼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要求:
疫情防控责任制
⼀、严格实⾏疫情防控责任制
⼀、严格实⾏
每⼀期培训⼈数原则上不超过100⼈,明确专⼈负责。因参会⼈员来⾃全国各地,培训中⼼特成⽴专班负责,由主管局分管主任挂帅,烟台培训中⼼主要领导作为专班成员,具体分⼯进⾏常态化检查、巡逻,全⾯加强事前事中监管,并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按照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举办⽅及承办⽅的主体责任,统⼀调度应急处置所需⼈员、物资、场所,研究解决疫情处置中
的突发问题,做好⼈员带离、转诊救治,善后处理等⼯作。
培训期间疫情防控规范
疫情防控规范
⼆、培训期间
⼆、
1、做好会场环境清洁消毒。对桌⾯、座椅、门把⼿、⽔龙头等重点部位进⾏擦拭消毒,消毒后进⾏封闭管理。
2、加强会场通风。会议室使⽤前后通风,正确使⽤空调系统,保持单向通风,维持室内适宜温度。
3、会场门⼝放置免洗⼿消毒液或医⽤酒精。
4、定时对电梯进⾏清洁消毒,保持电梯风扇正常运转,引导⼈员分散乘梯。
5、严格卫⽣间清洁消毒,保证排风扇正常运转,保持空⽓流通和下⽔道畅通。
6、所有会议⼈员在进⼊烟台培训中⼼门卫处,需提交健康码,持健康码黄码、红码⼈员⼀律不得⼊内,⼯作⼈员要⽴即报告,妥善处置,总服务台做好⼈员实名登记,便于必要时开展追踪检测。
7、以下情形的⼈员不得参会: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症状感染者,治疗期间及确诊后3个⽉内的;疑似病例及尚在隔离观察期的密切接触者;近14天有发热、咳嗽、咽痛、乏⼒、腹泻、⽪疹、结膜充⾎等症状未痊愈者,未排除传染病及⾝体不适者;近21天有国内疫区旅居史、接触史的。
8、所有参会⼈员要科学合理佩戴⼝罩,并随⾝携带备⽤⼝罩,保持科学距离。
9、参会⼈员如有条件的,宜提前在当地进⾏核酸检测并随⾝携带相关证明。
10、合理安排就餐,提⾼就餐⼈员分散度,保持就餐环境⼲净整洁,⼊⼝处放置消毒酒精和洗⼿提⽰牌,保持餐厅通风,合理使⽤空调。
11、加强餐厅和⾷品加⼯制作区环境清洁消毒,严格餐饮器具消毒,落实⾷品安全措施。
12、做好客房通风消毒,以开启门窗⽅式进⾏客房通风,加强室内空⽓流通,每天定时进⾏常规清洁消毒。
13、做好交通⼯具的防护管理。
14、预留两间客房,作为临时处置点,对突发性发热⼈员进⾏临时隔离、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