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横向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影响力,还是纵向银行多起负面舆情的叠加,都会使得公众形成了银行“霸道”“无礼”等刻板印象,银行的危机应对也就得不到认可,更加剧了舆情防控的严峻形势。
二、妥善应对舆情的措施
一是完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监测。
首先,要建立健全监测报告机制。
在舆情的事前防范及监测过程中,各级行均应在本机构设置一名舆情监测员建立信息即时沟通机制,保证舆情第一时间发现,上报及组织处理。
同时,可积极探索使用舆情风险监测软件,提升舆情监测质效。
其次,建立健全舆情处置机制。
明确各部门在声誉风险管理中的职责,确保负面舆情发生后,要在最短时间内查清情况,迅速上报,赢得更多的时间妥善处置负面舆情。
要组织相关人员拟定应对口径,组织人员网上回帖正确引导舆论,同时,迅速主动与当事人取得联系,了解客户真正诉求,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消除风险源头。
然后应加强事后舆情监测,预防舆情再次发酵。
最后完善管理考核体制,在内控考核体系中纳入舆情监测及应对情况。
二是明确出发点,掌握与媒体沟通的技巧。
首先对负面舆情的任何应对和处理,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银行信用和信誉。
信用与信誉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
一旦银行的信用、信誉遭受损伤,不仅自身的经营风险能力会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经济效益也将面临下滑的风险。
在对负面舆情时,应牢记出发点,注意语言的严谨性。
若媒体报道情况是真实的,承认错误及不足,表达努力改进之意愿是明智的选择,同时银行业主体要调整好开放的心态,接受媒体及社会公众监督;如果媒体报道不真实,声明中应首先指出失实内容,达到澄清的目的,同时表态将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调,避免负面信息再次传播、误导;声明的行文应冷静、客观、真诚,避免出现情绪化、唱高调、傲慢的表达方式。
否则处理结果将适得其反,加深公众对银行业“恶”的印象。
其次,合理合规处理负面舆情是最根本的原则。
处理过程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诚以待人、严于律己,不能故意隐瞒、推诿。
在社会公众监督下,妥善处理。
最后舆情的处理应把握时间和质效两个关键点,在媒体形式多样化,信息传播迅猛化的今天,银行从业人员的消极、推诿、回避等不当处理,都会引发负面舆情的进一步发酵,在紧抓时间点的同时也要谨慎行事,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避免扩大负面影响。
三是把握时机,坚持“黄金四小时”原则。
负面舆情的走向往往取决于信息发布的及时程度。
基于当下的媒体环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黄金4小时”原则:”黄金4小时”指的是新闻发布的及时性,遇到负面舆情,信息主体要第一时间发声,处理问题,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
鉴于互联网信息分散快、传播快的特点,建议银行配备必要的人力和监测工具,在第一时间甄别危机源头,理清事情真相,积极妥善处置。
探究大量舆情案例,可以发现银行在负面舆情发布之初积极介入,所产生的影响会大大下降,远胜过亡羊补牢。
其次“黄金4小时”的功夫并不只在这”4小时”上,重点体现在建立舆情应对长效机制上。
日常工作中,做好与媒体关系的日常维护,加强沟通联系,为回应抢占先机打好基础。
开辟多途径的网络舆情引导方法。
加强与媒体联系,通过在线访谈、新闻发布会、群发媒体短信、特约媒体专题报道、融媒体报道专栏以及多种形式的网评、新闻评论等方式引导网络与情走向和公众意识。
四是主动出击,用好“双刃剑”开展正面营销。
媒体的蓬勃发展为银行声誉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
银行应把握机会,发挥好媒体的正面作用。
做好信息透明工作,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开舆情处置的进展情况,积极还原事实真相,或抓好日常宣传,形成正面口碑,营造良好形象;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宣传阵地,最大程度发挥“两微一端”优势,通过各类正面宣传或线上线下的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使其成为品牌长期资产。
同时,积极利用媒体的便捷性,开展舆情监测与防范,把负面舆情扼杀在摇篮里。
五是追根溯源,标本兼治。
面对负面舆情,除积极应对外,银行应从根本上反思并解决问题。
利用举一反三思维,结合日常舆情、信访投诉情况,釜底抽薪,解决和改正暴露出的问题。
要从根本上抓好内部控制,从流程上抓好业务合规,从态度上抓好客户服务,,通过培训、舆情应对演练加强基层员工的媒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