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1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特紧急情况,先以口头形式)上报属地监管部门和主发起行。
六、应急评估
(一)后期工作
1.舆情应急处置结束后,应继续加强对舆情事件相关性质、相关领域、相关群体的舆情信息研判和应对处置,避免形成共振效应和连锁反应。
2.涉及相关主体责任部门的舆论事件,应依法有序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好本行良好的社会形象。
3.加强正面形象宣传,组织策划新的宣传主题和亮点,
消减舆论影响。
(二)分析总结
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就舆情发展特点、舆情应对措施及效果、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等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形成舆情分析专题报告,进一步完善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七、应急保障
(一)通信保障
应急领导小组在我行由各分支机构、各部室负责人专人负责,确保舆情相关工作,联络畅通、及时。
(二)培训保障
应定期组织负责舆情方面的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其舆情应急处置人员政治上、业务上的敏感性和应急处置的娴熟能力。
八、附则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并由XX村镇银行负责解释。
银行舆情应急预案精选6
为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声誉风险,树立和维护农业政策性银行良好形象。
农发行达州市分行以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指引,牢固树立声誉风险防范意识,积极部署新情况、新特点、新形势下网络舆情事宜,继续加强辖内网络舆情管控工作。
高度重视,加强监测。
自互联网迅速发展以来,互联网成为舆情主要集散地和社会重要舆论场,做好网络舆情工作意义重大。
银行机构是经营信用、经营风险的行业,相比其他企业,做好舆情工作更加重要。
该行按照《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各部室开展学习,明确各部室主要负责人为行内舆情风险防范第一责任人,要对本部门舆情管理负总责、牵头抓、不遗漏,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切实发挥好网络舆情管控“第一屏障”作用。
积极作为,双渠联动。
该行作为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肩负国家宏观调控和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职责,应自觉维护农业政策性银行良好形象,认真落实7×24小时舆情监测制度,加强声誉风险排查。
在实际工作中,该行相关部室落实安排专职人员定时登录“人民众云”监测系统,搜索本行舆论情况,判定信息影响程度,为提前防控舆情发生争取主动。
同时,结合人防措施,加大在节假日和重要敏感时期排查力度,防止出现影响该行声誉事件。
立足长远,机制长效。
该行按照《通知》要求,结合把握当前复杂敏感的舆论形势,充分调动全行全员力量做好网络舆情工作,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立足长远,建立长效网络舆情风险管理体系,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好声誉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报告工作,做到真正从源头上控制声誉风险事件发生,推动全行舆情和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全面加强。
接下来,该行将强化责任意识,压实各方责任,把做好声誉风险有效防范和化解融入全流程管理,为“奋战一百天,决战四季度”,实现全行业务高质量发展贡献农发行力量。
银行舆情应急预案精选7
为建立健全我行舆情监测体系,有效保障我行声誉,消除负面舆情特别是网络负面舆情对我行的不良影响;及时收集民意及客户回馈,保障客户及我行、行内员工的正当利益和合法权益,我行自接到相关文件后,领导高度重视并在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如下工作:
一、明确我行舆情工作承责部门及联系人员。
为保证网络舆情监测及银行声誉风险排查的有效开展,经领导研究决定,我行的舆情监测部门有稽核监保部负责并由该部门指派相关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以及相关信息的上报、轮值监测等工作。
二、开展行内自查工作。
为及时掌握行内员工的异常行为动向,及时防范员工参与非法集资或借用银行声誉从事违规违法行为,我行已在近期在行内组织开展员工的异常行为排查,排查事项涵盖工作中的异常行为表现、组织纪律方面的异常行为表现、个人行为方面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涉嫌“黄赌毒”等的九种人排查。
并采取背向交互判断以及抽查谈话,等方式确保信息来源的真实有效。
经过此次排查,暂未发现有异常行为员工。
三、建立与地方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的接访部门的信息交流渠道。
为了保证在第一时间获得群众、客户、员工的信息以及上访原由,直面问题,及时查找自身不足,我行积极与地方政府及监管机构的接访部门联络,确保出现相关信访问题后,及时接受信息,及时查找事由,接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