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防控甲流流感疫情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建立晨检、消毒、隔离制度,重点实施对体温37.5℃以上、伴有咽痛或咳嗽之一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测,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班主任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和病症排查,必要时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
要与当地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甲流流感疫情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甲流流感疫情报告
1、学校召开甲流流感防控专题会议,指定疫情报告责任人,我校由校医务室主xx负责每日疫情防控报告。
2、严格执行学校甲流流感疫情报告程序,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
出现疑似甲流流感疫情时,学校领导小组必须马上启动本校应急预案,校长立即(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3、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科室平时要加强日常工作,各负其责,一旦发生疫情,按小组责任分工保证工作迅速到位。
4、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迟报、谎报甲流流感疫情,对有违反者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五、甲流流感疫情的应急响应
学校一旦发现甲流流感疫情,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响应。
(一)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疫情通报。
(二)学校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必要时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三)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
(四)发现疑似甲流流感疫情时,要及时与卫生、疾控部门联系,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
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做好消毒工作。
(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六)如果疫情加重时,学校要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
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
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
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疗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七)在疫情加重时,学校不得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应暂缓进行;并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必要时可以报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实施全面或部分停课。
六、全体教职工必须把甲流流感的防控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落实各项防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做到防患于未然。
对因工作不力、不负责任、措施不当等造成疫情扩散传播或对师生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的,要实行安全责任追究。
幼儿园甲流应急预案范文3
1、疫情报告
(1)幼儿园师生员工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都应立即向幼儿园保健室报告。
(2)保健老师对可疑病人进行首次诊治,并上报幼儿园有关领导。
根据传染病类别、发病人数、病情等疫情程度,2小时内向属卫生防疫站、教育局上报。
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疫情。
一经发现将视情节后果追究责任,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应急措施
(1)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保健室)进行医学观察,不能确诊的,应送当地医疗机构诊治。
幼儿或教职工在园内出现传染病,应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幼儿园隔离室休息,并由卫生保健老师立即通知防疫机构。
幼儿出现传染病症状的,本班老师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场的,由本班老师和保健老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
并记录下护送车辆号码和密切接触人员名单
(2)经人民医院、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3)对引起传染病传播的可疑物品要进行封存,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疾病扩散,等待防疫部门来检测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