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隔离师生的教学工作,人员调配等。
负责防控隔离的物资准备,做好保障供给。
负责特殊时期的教学工作具体措施落实。
负责对学生的宣传教育,隔离措施的落实,家长接待和稳定工作。
负责安全保卫,人员调配,日检记录的收集。
负责通讯联络和对外(新闻媒体、各级领导、社区)接待,情况通报
负责本部、处室师生的研究、工作的卫生检疫及教学工作的落实。
四、预警预防
(一)按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校长作为学校疾病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统一思想,定期进行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研讨,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
(二)学校分管领导在非常时期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报告制度,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掌握、检查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设施。
(三)学校建立了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指定卫生教师每天做好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学校做好普及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利用黑板报、橱窗和校班会等各种形式做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提高师生的防控意识,做好防范宣传。
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加强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保证每周的健康教育,增长师生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五)由于学校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场所,室内活动较多,为进一步预防传染病,学校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进入学校人员必须实名登记,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7.3度禁止进入学校并立即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2、保持工作、研究、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教学和生活用房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2-3次。
3、尽可能不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动。
4、教育师生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5、注意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
6、学生若发现有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马上告诉老师或家长,及时就医,必要时根据医嘱采取隔离措施。
7、学校卫生室按规定定期消毒。
五、处置流程
(一)日检:班主任每天密切关心学生的健康状况,统计学生的出勤人数。
(二)报告:一旦发现师生有传染病症状的疑似病人,有关人员立即告知卫生老师和校领导,学校按规定报局办公室和相关科室,同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
(三)劝说: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或有38度以上高热学生必须迅速劝其去医院看病,并在家休养。
(四)记录:卫生教师应及时统计好患病学生的具体情况(班级、人数、症状、就医情况、上课情况、目前康复情况)并上报学校。
(五)跟踪:卫生室每天关心患病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好跟踪观察。
(六)家访:积极做好患病学生的家访工作,经常保持联系。
(七)消毒:根据有关规定做好(包括发病及相关班级、食堂、厕所、公共场所、共用教室等)消毒工作。
学校听从卫生部门的专业指导,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
(八)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确保稳定,每天加强巡视,对痊愈后的学生必须经卫生老师认可后方可进教室,对班级其他同学加强观察了解。
六、相关电话:
领导小组组长电话:XX
领导小组组员电话:XX
救护:120公安报警中心:110
最新小学学校传染病应急预案3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上级有关要求,现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应急预案。
学校内人员密集、接触频繁,传染性疾病很容易在校园内流行和蔓延。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切实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保障学校教育工作正常开展,按照相关通知精神,建立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