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落实《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五)完善诊疗记录。
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建立健全项目齐全的门诊日志,登记必须详细、认真填写,必须要有详细的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和电话。
(六)加强卫生监督检查。
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环节。
手术室针对甲流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方案篇5
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指导本院医务人员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依据《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xx年试行版第二版)》及市卫生局下发文件《xx市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制订了本方案。
同时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与医院防控甲流工作领导小组联系。
一、首诊医生做好预检分诊工作
各医务人员在接诊流感样病例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经预检为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分诊点,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二、医护人员在对流感病例诊疗过程中明确病情分类
(一)轻症:成人体温≤39℃(儿童≤39.5℃),仅有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咯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未出现并发症。
(二)重症:如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1、合并肺炎和/或低氧血症、呼吸衰竭。
2、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
3、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或多脏器功能衰竭。
(三)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是指患甲型H1N1流感后可能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的人群,包括: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
发生严重并发症)。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妊娠妇女。
4、伴有以下疾病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5、肥胖患者,体重指数(BMI)≥30,特别是极度肥胖者(BMI≥40)。
6、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7、长期吸烟者。
8、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人员。
三、处理原则
(一)轻症患者:
1、居家休息治疗,保持室内通风,并做好隔离防护措施。
2、多饮水、适量进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食物。
3、解热、镇痛药等对症治疗。
4、可中医辩证治疗。
5、不建议使用达菲等抗病毒药物。
接诊医务人员必须按照《中山市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居家治疗指引》向患者说明居家隔离治疗的注意事项并签字确认。
(二)重症病人及高危人群:向市急救中心报告,由市急救中心安排将患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
四、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或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普通脱纱布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五、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医务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或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或普通脱纱布口罩。
六、发热门(急)诊医务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或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标准的N95、FFP3口罩、戴乳胶手套。
手术室针对甲流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方案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