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热犯卫
临床表现:发热,头身痛,鼻塞,流浊涕,咽痛,口干而渴,微汗,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推荐处方:银翘散加减
银花10g、连翘10g、桑叶10g、菊花10g、桔梗10g、牛蒡子10g、芦根15g薄荷(后下)6g、荆芥8g、玄参10g、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以下处方服法相同(如有特殊,遵医嘱)。
中成药推荐:连花清瘟颗粒、清开灵颗粒、金花清感颗粒、六神丸、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二)风寒束表
临床表现:恶寒无汗,发热或未发热,鼻流清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推荐处方:麻黄汤加味
炙麻黄6g、炒杏仁10g、桂枝10g、葛根15g、羌活10g、苏叶10g、炙甘草6g
中成药推荐:九味羌活丸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
(三)湿遏卫气
临床表现:发热、头身困重、汗出不畅、倦怠乏力、恶心呕吐、胸脘满闷、便溏不爽、纳呆、口干不欲饮,舌红、苔厚腻、脉濡数。
推荐处方:藿朴夏苓汤
藿香10g、半夏8g、茯苓12g、杏仁8g、薏苡仁12g、通草6g、白蔻仁8g、猪苓10g、厚朴10g、泽泻10g
中成药推荐使用:藿香正气胶囊(软胶囊、丸、水、口服液)等。
(四)热毒袭肺
临床表现:高热,咽痛,咳嗽,喘息,咳痰色黄,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推荐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炙麻黄6g、杏仁8g、生石膏(先煎)15g、知母8g、浙贝母10g、桔梗10g、黄芩12g、瓜蒌10g、生甘草6g
中成药推荐:连花清瘟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等。
备注:1.涉及到超药典剂量,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使用。2.特殊体质患儿可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处方。3.上述药物剂量为4-7岁儿童参考用量,其他年龄儿童酌情增减。4.如病情发生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辨证论治。
(五)中医外治法
1.小儿推拿疗法:开天门50-100次,推坎宫50-100次,按揉太阳50-100次,拿风池5次,清天河水200次,清肺经100次,推膀胱经每侧30遍,推脊50遍。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证属风热证者,加清肺经100次,推三关40次,退六腑120次;证属风寒证者,加推三关90次,退六腑30次。
2.刮痧疗法:取前颈、胸部、背部,先涂抹刮痧油,刮拭5-10分钟,以操作部位发红出痧为宜。
3.放血疗法:咽痛者,取少商穴,局部消毒后三棱针点刺出血;高热不退者,取耳尖穴或十宣穴,局部消毒后三棱针浅刺放血。
三、预防
(一)中药预防
1.普通成人预防方
参考方药:金银花6g、薄荷3g、甘草3g、佩兰6g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2.老年体虚易感冒者
参考方药:黄芪10g、防风6g、佩兰6g、金银花6g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3.儿童预防方
推荐方:太子参5g、防风3g、金银花3g、炒山楂3g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二)穴位保健按摩
1.足三里穴
功效: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健脾化浊,扶正祛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