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通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探讨,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办学思路,了解这学期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同时引领和指导家长借鉴好的家教经验,科学家教,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5、阐明、宣传有关政策,增加理解、消除隔阂、误会。
三、活动的工作原则:
1、尊重。
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家长,不管学生怎样顽劣,不管家长地位如何卑微,都要尊重。
这种尊重不应该只停留在嘴上,而应在心中,落实到工作的每一言、每一行中,渗透到身体形象、语言态度中。
这种尊重是我们教师形象的需要,更是工作的需要。
如果切实做到了这一点,必将换来丰厚的回报。
情感上要尊重他们,使他们及孩子真正感受到一个教师诚挚的爱心和期盼,唤起家长对教师的认同和理解。
2、自信。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应有足够的自信心。
这种自信是对自己工作的自信,是对学生前途的自信,是对班级工作的自信。
将自信蕴藏在自己的微笑中,渗透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可以让家长感受到这种自信,看到孩子的希望;可以让学生感染到这种自信,消除师生之间的代沟。
当然这种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自吹自擂,而应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建立在班主任思考与周密策划之上,建立在自己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之上。
3、务实性。
精心选择把握有利的时机,达到效果。
对班级情况、学生情况的介绍要客观,恰如其分的去评价学生:其一,宜多鼓励,忌多批评。
其二,宜全面忌片面,教育是双向的,谈话同样是双向性活动,要注意彼此间的相互联系。
其三,宜多启发,忌武断妄下结论。
4、探讨性。
家长会和家访要力求全面,又重点突出;既讲优点,又谈不足;既有事例分析,又有理论阐述。
对家长要既有鼓励,又有要求;既有商讨又有指导。
这样,通过交流,教育者双方便在教育思想上达成了共识,增强教育活力,
5、层次性。
由于家长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特点千差万别,反映在教育子女的指导思想、方法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别。
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家长,多层次进行,有的放矢。
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可进行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交流与探讨;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可进行教育科学常识培训,从有关事例入手,使家长受到启发。
特别是在指出学生存在的缺点和毛病时,艺术的语言常会被家长和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批评不仅有合乎情理的严格要求,而且有富于人情味的热情关怀。
从而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更加支持和尊重教师的工作。
家长会中要切合实际做好充分准备,切忌盲目;要重视德育教育,切忌重智轻德把家长会变成“家庭辅导培训会”和成绩报告会。
要了解学生心声,关注学生爱好,尊重家长和学生人格,切忌变为训人会和告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