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根据舆情反映事件的程度,必要时及时组织新闻发布会,由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上报所属政府及新闻宣传和网络管理部门,指定专人对外发布权威消息,向公众澄清事实,积极加强正面引导,消除不利影响。
五、应急保障
(一)信息保障
学校要建立健全并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等各环节运行机制,完善信息传输渠道,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
(二)预案保障
学校建立规范有效的舆情处置应急预案,加强舆情应急处置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应急反应的主要内容、本人的位置、职责等,保证需要时能够快速到位、规范行动、有效处置。
(三)技术保障
加强维护学校稳定快速反应体系的基础建设,加强舆情监测技术和体系建设。
(四)资金保障
学校要将舆情应急处置资金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保障突发事件舆情应急处置所需经费。
(五)人员保障
学校组建突发事件舆情处置预备队,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使用。应急预备队按照突发舆情的具体情况和应急处置工作要求及时调整成员组成,预备队主要由宣传及各部门人员组成。
六、信息报告
(一)报告时限及程序
1.初次报告:
特别重大(Ⅰ级)或者重大(Ⅱ级)突发舆情事件发生后,学校立即向学区和市教体局报告,报送时间须在事发后1.5小时之内(力争在20分钟内电话报告、45分钟内书面报告);涉密信息的报送执行相关规定。
较大舆情事件(Ⅲ级)或者一般舆情事件(Ⅳ级)发生后,应在第一时间向市教体局相关部门进行报告,事件发生2小时内及时补报文字材料。
2.进程报告: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必须每天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学区、市教体局。
3.结案报告:事件结束后,学校应将事件处理结果报告学区、市教体局。
(二)报告内容
1.初次报告内容:
必报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疑似可能伤害的人数。
选报内容:事件初步性质、发生的可能原因等。
2.进程报告内容:事件控制情况,事件变化情况、造成事件的原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措施。
3.结案报告内容:事件处理结果、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
七、责任追究
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学校舆情监测及处置工作预案2
一、网络舆情对应系统流程处理步骤
信息收集→信息分类→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跟踪→信息归档
二、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
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1、宣传处日常检查
2、网友或师生举报投诉
3、学院网络监督员巡查
4、市公安局网警支队通报
5、市委宣传部通报
6、市教育局通报
7、省教育厅社政处通报
8、其它部门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