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物资储备清单,建立传染病防控重要医疗物资储备保供制度,做好医用防护用品、消杀产品等的储备工作,至少要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确保传染病再次发生时物资储备充足、供应渠道顺畅。
2、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流程,就近与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联系,做好传染病防控、防护物资储备、留观室设置、宣传教育等工作,严格做到“五有”,即有防护指南、防控管理有制度和责任人、防护物资设备有储备、医护力量有支持、留观室和转运有安排。
常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个人防护与消毒等传染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三)强化流感等其他春季传染病防治。
通过需方补助、纳入医保等方式,提高流感疫苗、b型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水痘疫苗和腺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减少流感等其他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发病。
将老年人、儿童、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作为优先接种对象,减少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进免造成医疗挤兑。
五、应急处置措施
(一)局部出现输入性发病例防拉应急处置措施
实施积极防御策略,精准打击和扑灭传染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阻断病毒传播。
主要以医疗卫生机构维持病例发现、救治和密切接触者追踪及管理措施为主,除高风险时期外,保持正常生产生活。
在常态化传染病防控基础上,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加强对传染病形势的分析研判。
根据获取的国内、省内、市内的传染病信息,镇传染病防控应急指挥部及时开展风险评估,研判传染病形势及危害,并按上级要求的应急响应策略和措施强度的开展防疫工作。
2、加强监测,强化院感。
镇卫生院要严格落实发热门诊制度,建立和维持敏感的疾病监测工作;对发热门诊和常规门诊实行严格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对发热病人、呼吸道感染患者、新入院的病人及陪护人员做好转上级医院工作;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疾病的医源性传播。
3、及时应急处置。
加强培训和演练,当局部地区出现聚集性病例时具备迅速扑灭传染病的能力。
4、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拉。
加强老、孤、病残、孕、无固定收入等脆弱人群防护,做好敬老院、殡改办等重点场所防控。
5、加强宣传教育。
及时向公众发布传染病信息,继续向全社会提倡手卫生、戴口罩、咳嗽礼仪,减少非必要聚集活动,保持一定的人际安全距离。
6、强化境外情输入防范与应对播施。
镇xxx传染病防控应急指挥部各小组要严格落实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无缝衔接、闭环管理。
严格落实出入境交通工具、人员、货物等卫生检疫措施,对出入境人员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
(二)中风险时期防控应急处置措施
1、防控区域划定。
将病例发生地所在的社区或行政村及与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地区划定为中风险地区的防控区域。
当发生发例时,将病例所在的楼栋或自然村(组)划定为疫点;当发生聚集性传染病时,将病例所在的小区或与其周边相邻较近的自然村(组)划定为疫区。
2、人员流动管理。
疫区(点)实行封闭管理,禁止人员进出,取消所有聚集性活动,组织落实居民日常生活服务保障、健康监测、环境消毒等工作。
中风险社区(行政村)人员减少外出和聚集。
有传染病的社区(行政村)设置卡ロ,实行24小时值守,出入口严格执行体温必测,口罩必戴、扫码或健康证明通行的要求,引导居民非必要不出门。
外来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
3、学校和托幼机构管理。
有传染病发生的学校、托幼机构,由传染病防控指挥部根据传染病程度、学校规模等采取学校停课等紧急措施。
其他学校、托幼机构,允许上课,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做好教职员工和上课学生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4、企事业单位管理。
有传染病发生单位停工停产,落实防控措施经评估后方可复工复产;可能被污染的单位采取扩大核酸检测、终末消毒等措施后可不停工停产。
防控区域内单位实行封闭管理减少人员进出,鼓励远程、居家等弹性办公,鼓励错峰上下班;如传染病进一步发晨,经评估后,及时采取停工停产的措施。
5、特殊机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