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发生后敬老院等实行全封闭管理和全员核酸检测,禁止人员进出,暂停接收新进人员,停止家属探视活动。
如确有探视需求的,可向相关机构提出申请,视具体情况妥善安排。
6、公共场所管理。
传染病发生后暂停开放棋牌室、游艺厅,网吧、KTV、培训机构等密闭场所。
各类公共场所对进出人员实施体温必查、口罩必戴、扫码或查验健康证明方可进入,合理控制人流量和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
7、密接追踪和隔高场所管理。
传染病发生后,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尽可能开展病例发现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工作。
按传染病波及人群数量和专家组意见,启动隔离场所运行,负责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安排专职医务人员每日开展健康监测。
8、加强宣传教有。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和使康教育活动,积极倡导“每个人是自已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科学指导公众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防护意识和健康素养。
强化公众手卫生、开窗通风、清洁消毒、少去人员聚集场所和佩戴口罩等健康防护意识,引导村民养成勤洗手、公筷制、咳嗽和打喷嚏时注意遮等良好卫生习惯和行为,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
(三)高风险时期防控应急处置措施
在落实中风险地区各项防控措施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扩大防控区域范围。
防控区域从有传染病的社区(行政村)扩大到全镇。
将疫点的防控范围扩大到社区(行政村),划为疫区进行管控。
2、人员流动管理。
疫区实行封闭管理,禁止人员进出。
高风险地区人员坚持“非必要不出区”,确需离开本市的,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采取适当保持人际距离的描施,包括错峰上下班、居家办公、限制或者减少聚集、召开视频会议、关闭非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公众尽量减少非必要的出行,如需出行佩戴口罩。
实施管控措施,禁止非必要人员和车辆进出。
3、学校和托幼机构管理。
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全面停课停学,实行在线教学。
4、企事业单位管理。
传染病波及的一类和二类企业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可不停工停产,三类和四类企业停工停产。
5、特殊机构防控。
敬老院院人员一律不得进出,取消所有探视。
6、公共场所管理。
餐饮服务单位停止开放;暂停开放影剧院、棋牌室、游艺厅、网吧、KTV、培训机构等密闭场所。
7、密接追踪和隔离场所管理。
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尽可能开展病例发现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工作。
根据传染病防控需要,启动一定数量和规模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8、公共交通管理。
公共交通停止运营,限制私家车、出租车等出行。
9、宣传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
通过多种方式,建立权威可靠渠道及时通报传染病情况,开展传染病防控和个人防护知识宣传,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科学指导公众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防护意识和健康素养,如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咳呼吸道礼仪、减少公共场合聚集等。
密切关注与情、依法向社会公开透明发布传染病信息,内紧外松,做好防控政措施宣传解读,增强公众信心。
对重点人群加强心理干预,关注一线抗疫人员和重点岗位入员、以及高风险地区群众的心理问题,开通咨询热线和团体干预措施,组织专业人员及时提供心理咨询、疏导和其他干预服务。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