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医院耗材采购管理部门、感染管理部门、护理部门和临床科室,共同成立耗材专项管理小组,梳理各科室、各病种使用耗材的品种、型号,严格匹配;规范护理习惯,确定合理消耗额度;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探索进一步降低耗材采购价格的途径;寻求替代耗材,降低耗材成本;对于覆盖量大且规格多的耗材,尽可能归类管理,避免不合理使用的浪费,增大医疗成本。
3.加强低值耗材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科室二级库,明确责任到人
加快低值耗材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科室库管理,明确耗材使用人、领用时间、领用数量,做到账物相符、责任到人。采用先进先出管理,避免耗材过期浪费;及时提供各科室耗材领用量、消耗量和收费等基础数据,为医院在产品审核、议价、使用和成本管理等环节,提供数据支持和客观分析,提高医院成本管理水平。
4.整合物资供应链,实行低值耗材条码化管理
整合物资供应链,实现低值耗材条码化管理,一物一码,严格管理,避免耗材错收费、漏收费及浪费行为的发生。在医用耗材采购上,全面评估不同品种规格在不同科室、病种的适用性,评估不同品牌产品的服务保障能力和质量,减少耗材的品种、规格,提高耗材的适用性,减少医护人员学习掌握耗材品种的时间和精力,减少错收、错算等的发生。划分医院层面的一级库和科室层面的二级库的管理和存贮权限,实现分类、分条块、分数量管理。如在某类耗材使用量占比较大的科室,对该耗材进行一级库授权的二级库单独管理;二级库的总量控制规则;二级库存贮的品种、规格控制规则等、明确管理责任。建立低值耗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全面减少耗材品种、规格的基础上,设定科室耗材使用的限额,将耗材条码、领用科室、领用人权限等进一步规范,提高耗材管理水平。
5.低值耗材全院统筹,减少科室库存,降低闲置成本,与护理有关的耗材由护理部主导,全院统筹,科室尽量做到耗材零库存或少库存管理,减少各科室耗材的闲置和浪费,降低耗材闲置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对科室的二级库采用百分比上限、正常使用周期等方法进行总量控制,并将其与考核挂钩。
6.加强信息监督,优化使用流程
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低值耗材的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监督,对信息系统中发现领用量较大的耗材及时预警,并着重监督检查,对于使用量异常的耗材须进一步查明原因,同时优化领用流程,杜绝浪费现象,减少资源消耗。低值耗材在医疗成本管理中居于重要地位。由于其使用数量大、环节多,单价较低,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中受重视程度不足。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低值耗材对医疗成本的影响日渐显现。加强耗材的全过程管理,落实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推进医疗成本的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对于新医改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科室耗材精细化管理方案3
1.更新理念,强化耗材精细化管理
加强公立医院耗材的精细化管理,首先要统一思想,抓好管理人员的意识培训,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对耗材管理中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像库房管理中的出、入库等环节的关键人员的培训。除重点培训外,更要加大检查、监控力度,从根本上保证管理人员专业化、管理理念现代化。此外,精细化管理作为医院耗材管理的全新管理方式,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其深入人心,大力营造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环境氛围,切实提高组织管理的水平和能力,这样才可以确保精细化管理有条不紊地进行。
2.专注细节,规范耗材管理流程
公立医院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把耗材管理流程做精做细,“精”就是要切中要点,抓住管理流程中的关键环节,采购作为医院耗材管理流程的首要环节,其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采购有计划、有审批,过程公开、透明,对耗材物资采购的供货商实行严格的监控和约束机制,合作过程中从严执行审核标准;“细”就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考核、监督和执行。对医用耗材的申报、采购、使用和管理等环节制定科学完整的流程和制度,做到刚性制度、专人负责、行为规范、责任到人,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耗材管理流程和监控体系。
3.化繁为简,推进信息化建设
针对医院存在信息平台不足的问题,多个系统、多套软件独立运行、系统不兼容的问题,医院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信息管理系统的资金投入,逐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信息现代化来为精细化管理服务。信息化可保证最小的工作单元的精确划分和统计,人为划分和简单的粗放管理已无法满足医院发展需求,高度信息化是简化管理流程、实现科学高效管理的基本保障。同时,必须要推行全面信息化的精细化管理,细节把握得越准、流程控制得越严,精细化管理工作就越有成效。
4.控制细节,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建立科学的量化考评制度,对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及预期标准和目标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充分调动职工全员参与精细化管理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医院还要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规范的管理流程和动态的管理反馈系统,精细化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才能现实效,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升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综上所述,医院采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进行医疗耗材管理,是顺应了行业设备管理发展之势,运用得当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医院管理所占用的资源,降低医院管理成本,提高医院管理效益。
医院科室耗材精细化管理方案4
医院诊治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消耗性材料,就是医用耗材,根据使用途径可以将其分为输注类、手术类、护理类、临床专科类等耗材;根据使用次数可以将其归类为多次使用耗材、一次性使用耗材。随着经济发展推动了医用耗材行业快速发展,加之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需求的提高,增加了医用耗材销售规模的同时,也凸显了材料的质量、价格及使用等环节的问题。如果医院能够提升医用耗材采收、收费、使用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就能够更好的控制成本,降低患者医疗费用,以满足新医改要求。
一、采购环节精细化管理
医院需要对以往医用耗材采购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通常是以医技科室对医用耗材使用时间、数量、质量要求为依据,并参考供应商、采购单价、材料技术参数等文章资料,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在采购招标管理中,要提高采购环节的透明度,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选择优秀的供应商,并建立稳定关系,同时增加招标品种、扩大招标范围;确保采购的医用耗材价格合理、质量有保障。现在,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常态化,各省市医用耗材集采平台已普遍应用,公立医院主动对接,严格执行,让采购价格在平台的监督之下,不但可降低医院招标的压力,也能让耗材采购价格更合理、更规范。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引入能够提供SPD配送服务的供应商,可明显降低耗材管理成本。
二、配送及审核环节精细化管理
负责采购医用耗材的人员,要提前填报采购申请,获得审批后将订单发送给中标的供货商;供货商约定时限内对医用耗材基础信息做补充,包括有效期、生产日期、批号、价格、型号、规格、商品名、品名等。将填有完整信息的配送单和医用耗材一同配送到院。这样可以缩短采购到配送的时间、节省人力成本。逐步增加信息化系统,通过SPD系统,实现医院与供货商之间信息共享,能显著提高配送效率。
三、验收入库环节精细化管理
配送单和医用耗材送到医院后,由仓库管理人员验收入库,需要相关人员严格核对各种信息,包括:医用耗材规格信息、生产厂家是否一致,配送的货物是否与招标产品一致,供应商相关证件的有效性。如果属于强检产品,要对供应商相关产品的检验检疫报告进行审核;如果医用耗材属于进口产品,在审核常规资料的同时,还要审核相关医用耗材报关单。各种信息审核无误后,完成验收入库。验收环节增加条码识别等信息化手段,可提高验收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出库及二级库房环节精细化管理
医疗医用耗材尽量达到“零库存”,且能满足科室正常运营需求。为了尽量接近“零库存”,就要充分了解各科室医用耗材实际使用情况、二级库房库存情况。可以根据各科室的采购申请计划,库房管理人员将医用耗材出库到相应的科室二级库房。医用耗材使用时,科室护理人员做好相关数据记录,信息包括使用患者、使用人、使用科室等。通常科室患者数量与医用耗材使用量呈正相关,因此科室医用耗材申报和使用数量每月或是每季度都呈规律性变化。医用耗材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各个二级库房动态信息,制定二级库管理制度和检查标准,定期对二级库进行检查,避免出现材料积压情况。
五、医用耗材使用环節精细化管理
(一)做好登记和归档
医用耗材管理负责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对每个科室高值耗材使用记录进行检查。如果医用耗材是应用到手术过程中的,需要手术室相关人员填写医用耗材在手术中的使用明细,经手术室当班护士、手术医生确诊后签字;同时,将手术记录放入病历保存,确保医用耗材的终身可追溯性,方便以后的检查和监督。
(二)建设医院病种成本项目标准库
随着医保DRG付费模式的推广,医院必须在病种标准成本管理中,不断完善医用耗材成本数据,让医务人员能够规范使用医用耗材,这样才能在治疗方案制定的初始阶段,做好医用耗材成本控制。根据病种临床诊疗路径在不同付费方式下的特点,收集医用耗材相关数据,综合考虑各种客观因素,如:政策调整、科技进步、通货膨胀等,与临床人员、专家共同展开病例讨论;科学制定医用耗材在相应病种临床诊疗路径下的使用成本标准,以此为依据控制医院治疗成本,控制医院总支出。
(三)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在绩效考核中将医用耗材管理作为一项指标,确保相关管理制度能严格执行下去。在制定相关绩效考核指标和内容时,需要综合高风险、高价值等因素,以便在控制医用耗材成本的基础上,减少对医院工作人员新业务发展、工作积极性产生的不良影响。另外,要公开绩效考核流程,及时将结果反馈到基层,让其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医院管理中的问题,促进各个科室持续进行工作质量改进,避免医用耗材管理过程中,因为未考虑科室实际情况,降低积极性,损害医院利益和患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