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尽可能避免黑夜单独外出。
如果有事需要外出,要由父母陪同。
⑤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接受不十分了解的人的钱或礼物。
不要吃不认识的人递过来的食物和饮料。
⑥不要跟不认识的人外出。
⑦不要搭便车,特别是不认识的人。
⑧一个人在家时要把门窗关好。
在开门前应问清来人是谁,不要轻易让外人进屋。
即使是你比较熟悉的人。
⑨不随便出入于录像厅、歌舞厅、宾馆等地方。
更不要看充满色情气味的电影、录像及书刊。
⑩遇到性侵犯的威胁时,要迅速离开,跑向人多的地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知道有关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律规定,知道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2、能力方面使学生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从而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教学方式活动教学法
先学后教,在学生自学预习的基础上,初步掌握课本观点,获得感性认识;再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深化认识;老师在此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澄清观点,掌握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并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三)教学构思
1、温故知新回忆身边的侵害和保护各来自哪里?
2、导入新课幻灯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给了你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说明:在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同时,青少年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只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必要条件(外因条件),要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还要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内因条件),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引出讨论的话题:我们青少年如何——幻灯片: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老师:大家慢慢长大,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也多了,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社会是复杂的,很多生活中的小事,不起眼的东西,也可能成为别人侵害你的手段和工具。
老师:身份证,它是我国公民身份的唯一证明,是十分值得重视和保护好的,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就可能会使自己遭到侵害。
幻灯片:看看身份证老师:完成预习练习:课本第93页案例1,李明所受到的侵害就是因为没有好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份证。
这是一类情况,等大家领到身份证以后也许能体会得更深刻一点。
还有一类情况是与我们关系十分密切的:
老师: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
你有上网聊天的经历吗?你有聊过OICQ吗?
学生表演小品“聊天”。
边看边思考:小品中冯健文同学的“网上交友历程”里,存在哪些问题?
(结合课本第93页案例2,学生总结,老师最后归纳)老师:以后上网交友就要提高警惕,保护自己,以小品中的案例为戒。
这里给大家一点建议:
幻灯片:“中学生上网规则”
(1)遵守中学生守则,不到网ba上网服务的营利点上网。
(2)要善于网上学习,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所创造的条件,学习并掌握获取、传递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本领。
(3)不浏览不良信息,一起监督网络、检举不当网站暴力的泛滥。
(4)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不恶意攻击网站。
(5)时刻提高警惕,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