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在高水位异常区和陷落柱怀疑区内的工作面上未经探查,不准回采。
⑧回采工作面波及范围内的水文孔或封闭不良钻孔,未经处理前,不准回采。
⑨探放水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未经总工程师批准时,不准施工。
⑩受底板奥灰高压水威胁的矿井,深部水平的井巷不准布置在灰岩及以下的层位。
8、矿井必须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矿井必须具备与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相匹配的水文地质图件和资料,及时填绘和补充。
必须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将矿界以外至少100m范围内邻矿的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标绘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或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9、对井下存在的积水区,必须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标出积水范围、外缘标高和积水量,同时标出探水线位置,并符合以下规定:
(1)探水线应根据积水区的位置、范围、水文地质条件及其资料的可靠程度,以及采空区、巷道受矿山压力的破坏情况等因素确定。
(2)对本矿开采所造成的老空、老巷、水窝等积水区,其边界位置准确,水压不超过1MPa,探水线至积水区的最小距离:在煤层中不得少于30m,在岩层中不得少于20m。
(3)对本矿井的积水区,虽有图纸资料,但不能确定积水区边界位置时,探水线至推断的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
(4)对有图纸资料可查的老窑,探水线至老窑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对没有图纸资料可查的老窑,可根据本矿井已了解到的小窑开采最低水平,作为预测的可疑区,必要时可先进行物探控制可疑区,再由可疑区向外推100m作为探水线。
(5)对已知的断层、陷落柱的探水线,由断层、陷落柱所留设的防水煤柱线至少向外推20m作为探水线。
(6)石门揭露含水层的探水线,探水线至含水层的水平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0m。
垂直距离应根据水压和隔水层的岩性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其最小距离。
10、煤矿企业必须根据矿井实际逐年进行矿井水害因素分析和水害预测,并纳入矿井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11、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定经计算合理留设各类防隔水煤(岩)柱(相邻两矿井属人为边界,且水文地质类型均属简单或中等型的,其边界煤柱总宽度也不得小于40m),并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需变动时,必须重新编制设计,按规定的管理权限审批。
不得以任何方式破坏井田边界煤柱。
边界煤柱已被破坏的,必须采取充填、注浆、打挡水墙等补救措施,并经相邻矿井认可。
12、对水淹区积水面以下的煤岩层中的采掘工作,应在排除积水以后进行;如果无法排除积水,必须编制设计,由矿长审批后,方可进行。
开采水淹区域下的废弃防水煤柱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长审批后方可进行。
13、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承受的水头值大于实际水头值时,可以"带压开采",但必须制订安全措施,报矿长审批后后执行。
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承受的水头值小于实际水头值时,开采前必须采取疏水降压或建筑防水闸门、注浆加固底板、留设防水煤柱、增加抗灾强排能力等防水措施,并报矿长审批后实施。
14、煤系底部有强承压含水层并有突水危险的工作面,在开采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明确安全措施,报矿长审批后方可开采。
15、排除井筒和下山的积水以及恢复被淹井巷前,必须有矿山救护队检查水面上的空气成分,发现有害气体必须及时处理。
排水过程中,如有被水封住的有害气体突然涌出的可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16、每年雨季前必须对矿井的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检查,排查隐患,制定“雨季三防”工作实施意见并认真落实。
17、每年雨季前必须对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全面检修一次,联合排水试验一次,并对水仓、沉淀池和水沟进行一次全面清理。
18、矿井防治水设施至少每月检查一次(雨季至少每旬检查一次),特殊情况下要加密检查或观测。
检查要建立台账,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制定措施安排解决。
19、地面防治水重点巡查内容:
(1)矿区附近疏排水系统的疏排水能力。
(2)主井口、主井绞车房、配电室、提风机房等重要场所防洪物资的准备情况。
(3)矿区内排水沟、防洪沟、排水管道等的疏通情况。
(4)矸石山有无滑坡现象。
(5)大雨前后矿区及附近地面有无斑裂和老窑沉陷现象。
20、井下防治水重点巡查内容:
(1)井下排水泵房的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是否经常检查、维护,是否有检查、维护记录。
(2)井下水仓、沉淀池、排水沟的清理疏通情况。
(3)各主要出水点的水量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