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目标:各班以相应比例的人数为相应层次的目标,并对各层次目标的学生建立跟踪机制。
学生目标:学生个人必须制定自己的目标,允许学生个人目标高于班级目标,以促使他们能够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班主任要督促学生按各考试阶段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成绩目标,来作为要求学生的依据。
三、教学过程管理
(一)、抓备课
以高效课堂为突破口,要求教师把课上成有质量的课,把功夫下在课前,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力争做到:
1、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整体把握教材体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2、建立集体备课的制度,让学生共享所有教师的智慧。
(1)两个人以上的学科都要固定时间、地点、内容、中心发言人,全面开展集体备课。
(要求不能占用学生正常上课时间)。
(2)每次备课要讨论要上课的内容、重点、难点、热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以及教学策略。
做到集思广益,把教师个体的认识纳入到群体的智慧之中,力争每次集体备课都有实效性,制定的方案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次反思。
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二)、抓上课
1、上课要针对学生实际,要力争做到“六个一点”:即“起点要低一点;底面要宽一点;台阶要密一点;坡度要小一点;反复要多一点;要求要严一点”。
高一要全面夯实基础,不偏科。
确保高二提前进度,高三有足够的复习时间。
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做到明白,记住,会用。
要引导、帮助学生整理章节的框架结构。
从知识网络的梳理中把握知识点,从知识点的构成中理解知识要素。
同时要要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
要从速度、准确性和灵活性三个维度,对基本技能的形成提出明确要求。
2、设置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着眼(包括应试的需要),也要从学生掌握的可能着手。
切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得到”。
把握好教材的难度,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暂时不教。
难度过高,只能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
教学目标的确立既要考虑高考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接受的可能。
拉开高考成绩差距的不是高难度题,而是中档题。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抓好基础依然是最重要的。
(三)、抓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要坚持“四性”:一是针对性题目的内容要紧扣课堂教学的内容,题目的形式要符合训练目的,题目的难易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二是迁移性。
三是延伸性。
四是综合练习要有整体性。
教师一定要加强指导、检查和督促。
教师对作业要有及时、精到的批改和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