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明确教案的设计主题、注意问题的设置梯度、建立教学的评价机制这四个方面落实合作探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应用,另外,合作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课堂中,我们应该立足实际,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状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建设不断努力。
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记录篇3
教研组名称:道法教研组
主持人:组长
活动时间:十一月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所有道法老师
活动内容
教研主题:故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一、教研缘起
小学生的理解力和观察力还没有完全被开发,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连续性的故事,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故事教学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设定由特定主题贯穿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今天,我们一起讨探如何更好促进故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二、教研过程
贾老师:巧用教材,看图讲故事
小学道德与法治这本书并不是简单的教科书,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绘本,和改编之前不同之处在于添加了更多的图片和文字,有绘本的风格。这些绘本的内容也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小学生能够在这些绘本故事里发现自己的同伴,寻找和自己相似的经历。小学生也能得到故事的启发,拨动内心的心弦。小学生在绘本阅读中,能够通过绚丽多彩的图画,了解美好的世界,不管是宇宙中的银河行星、陆地上的动植物、隐藏在土壤下的昆虫还是寄生在活体中的细菌,大自然上的所有生物都会被小学生认知,也能满足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丰富他们的内心情感。年龄相对较小的小学生必须要在我们的引导下完成道德和法治的学习阅读。例如,我们在学习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上学路上”时,其中有一个特别的板块“路上的温暖”,这里配图的内容是姥姥放学接小学生的画面,并且配上了一段文字“姥姥,您也别淋着”这个时候老师就组织小学生看图讲故事,让小学生根据图片联想,讲出自己想象的故事,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更贴近于生活。
吴老师:抓拍瞬间,善用身边小故事
了解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就能发现,很多小学生年纪较小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借助身边的资源,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这样也能让小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更好的成长。我们在学习第一单元“我认识您了”相关内容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认识老师,亲近老师、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两个故事:“古代孔子举行拜师礼、给小学生点朱砂”;“现代教师节小学生通过QQ微信给老师发祝福”这个时候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拜师礼的相关视频,或者是一些图片,也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就能在这过程中明白老师的艰辛。
冯老师:迁移童话,拨动小学生心弦
在选择童话故事的时候,可以先和小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大多数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故事题材以及故事形式。例如,动画播放、影视播放、老师讲解故事等等。只有满足小学生的需求,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不能单纯的讲解故事,要让小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这样才能引导小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我们在讲解童话故事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本章节学习的重点,之后在故事里设置一些问题。分层设置疑问,这样能够把一个较难的问题分层解决。除此之外,还要设置合理的故事情节,能够插入问题。例如,老师给学生讲“白雪公主”。当白雪公主吃了皇后的毒苹果死去时,可以询问学生,皇后坏吗?这样做对不对?这个时候小学生已经把童话故事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这也是一个好的载体,我们能够趁机走进小学生的内心,进行教育工作。
三、教研总结: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合理的利用故事,以故事构建起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引领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从而受到启发,端正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
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记录篇4
教研组名称:道法教研组
主持人:组长
活动时间:十二月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所有道法老师
活动内容
教研主题:道德与法治课如何开展情境式教学
一、教研缘起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中,“满堂灌”、“说教式”等单一的教学方式常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既压制了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也无法实现学科的育人功能。情境教学能让课堂以生活的形态呈现,让生活与课程紧密结合,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有目的地选取或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所感、所思、所悟,逐步理解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情境的选择和创设。今天,我们一起讨探如何更好开展情境式教学。
三、教研过程
贾老师:课堂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但生活也是复杂的,情境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选择和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如果情境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教学将变成空中楼阁,情境的创设也就形同虚设。例如,在《师生交往》这一课中,老师用三篇校园日记创设了三个情境:日记一:考试失利,班主任鼓励我奋起直追,可我茫然不知所措。日记二:数学课上开小差,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我因此不喜欢老师也不喜欢数学学习。日记三:班主任与问题学生因课上睡觉发生冲突,学生顶撞老师。日记中的情景在校园里几乎每天都会上演,学生感同身受。所以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学生侃侃而谈,还结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现身说法。最后,老师用照片制作了一段该班班主任与她所带学生的VCR,在音乐的烘托下,再次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更加珍惜与老师的相处。
吴老师: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与时俱进
时代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鲜明特点,所有的课程内容都要紧跟时代步伐,与社会发展保持紧密联系。在课堂情境的创设上,我们不仅要考虑情境与知识的结合,更要把最前沿的知识和最新的理念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收获课本知识的同时,也了解社会发展。例如,在《走进老师》一课的教学中,老师为了向学生讲清“教师的地位不可替代”,她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2005年墨西哥全国性毕业考试的数据流计,“电视中学”考生远没有传统中学考生通过率高。老师让学生分析"电视老师”实际结果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电视老师不能针对个人学习情况,给出针对性的铺导;电视老师无法跟我们进行情感变流等等。
冯老师:课堂情境的创设要真实
真实性是情境式教学的首要原则,强调教学内容的真实性、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和学生情感的真实性。正所谓“触景生情”,没有真实的情境就很难触发学生真实的情感。因此,创设真实的情境,激发真实的情感,成为最后达成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例如,在《财产所有权和维承权》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利用刘大爷一家的财产纠纷案,从店面强拆到钱包遗失再到子女分割遗产,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通过一个故事落实到位,衔接自然,条理清晰。但回头再看这里的情境创设,似乎为了落实教学内容而编造的痕迹略微明显了一些。如果教师的情境设置和活动设计过分强调知识的内容,而忽视了其本身的实践性和趣味性,那么早晚学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直至影响学习效率。
三、教研总结: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合理的创设情境,克服教学重点不突出的现象,提高课堂时效性,培养学生深刻思考的品质。
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记录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