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九年级道法教研活动记录7篇
大小:29.26KB 7页 发布时间: 2023-04-12 10:20:28 15.78k 14.33k

文里讲的内容故事大都比较简单,有的故事内容离学生的认识范围比较远,学生是看不见,摸不着。

这就需要补充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学生能经常见到或经常听说过的本地、本校、本班的实例,作为课前的引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1、图文结合,讲清道理观点

课前引导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后,再就是要深入学习课文,讲清课文的道理和观点了。

这一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

教师要本着“讲清一个故事,学懂一个道理或明确一观点”的原则,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联系小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全力以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生动活泼地、正确地、科学地向学生阐明课文中的道理和观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乐于接受。

2加强课堂训练,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教师要结合插图,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和阐明道理及观点后,为了巩固和加深学生的认识,还要让学生运用所学道理、观点去联系实际,加强课堂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真伪、美丑的能力。

为此,我们要精心设计和补充课后练习,让学生认真思考、回答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九年级道法教研活动记录6

在办公室,常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交流”。

近几年来,我一向任教于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自我的课堂上也经常出现这种时而热闹,时而冷清的现象:学生字时异常热闹,“教师,我!我!”有几个所谓的后进生一旦遇到学生字的环节,就异常激动,边举手边叫着,仿佛错过了这次机会,就再也没机会站起来回答问题了似的。

可是在学习课文环节中,遇到“怎样样”、“为什么”的问题时,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即使我微笑着鼓励那些所谓的好学生,他们也会为难地皱皱眉,摇摇头。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是学生预习没做好吗是他们上课时没有进取动脑筋吗还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出现了问题在校内外听课时,我一向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得到了一些启发。

我深刻地体会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很重要。

就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要注意这样几点:

一、问题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形象思维本事较强,抽象思维本事较弱,这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那么设计的问题就不能太抽象,如“同样是桃花,为什么山里的桃花开得迟”这样的问题学生在理解上有难度,操作起来就更难了,尤其是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不明白应当如何思考,课堂表现必然不进取,课堂就会显得冷清。

如果把问题具体化,分成一个个能够从文本中找到的小问题,经过小问题的解决,帮忙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为什么”“怎样样”,就容易多了。

这也是一个抽象思维本事培养的过程。

二、问题设置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根据课文资料,设置的问题由简入难,层层推进。

问题的难易程度有层次性,能够兼顾到理解本事和理解本事不一样的学生,《44.山里的桃花开得迟》教学中,从一个“迟”字的提问到四个具体问题的解答再到“为什么山里桃花开得迟”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走近文本,读懂了课题,由课题质疑,由文字而文本,由文本而思考,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兴致盎然地紧跟着教师的教学步骤,这样的课堂还怕不热闹吗课文学完后,教师与学生分主角对话:“孩子,你走到山上看到什么啦”“山上感觉怎样样妈妈给你带的小棉袄用上了吗”这些看似随机的小问题帮忙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提问的语言要清晰、准确。

教师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有着明确的意图,都是为理解文本服务的,所以问题本身应当表述清晰、准确。

如在教学《19.熊猫妈妈听电话》(一年级下)一课时,教师问“熊猫妈妈是怎样听电话的”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模糊,因为文本中没有诸如“高兴地听电话”这样的词句,学生不知教师所云;这个问题也没有准确地表达教师的设计意图,即找出文中“熊猫妈妈去听电话”,“熊猫妈妈又去听电话”,“熊猫妈妈再一次去听电话”这三句话,并体会“去”、“再去”、“又一次去”这三个词语表达的含义。

所以,学生在回答时多找了熊猫妈妈与三个孩子的对话部分,而不是教师所预设的三句话。

四、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结合。

课堂教学中既然教师的提问,就会有学生的回答。

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如果能够将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岂不是能够一举两得最常见的结合如:教师用“为什么”提问时,给学生的回答设计好模板--“因为--,所以--。

”或者是“之所以--,是因为--。

”赵教师用师生分主角对话的形式结合,提高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有时一些抽象的问题也能够经过与说话训练相结合,降低难度,如《31.掌声》(二年级下)中,残疾女孩范小君经历了两次掌声,这两次掌声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让孩子理解两次掌声蕴含的不一样意义呢这种情感用语言难以名状,即使找到了“鼓励”与“赞赏”这样的词汇,依然难辨彼此。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训练:

[教学片段]

当两次掌声响起,师适时引导:

师:那掌声热烈、持久,好像在说:。

生1:范小君,你大胆地走上去吧,我们不会嘲笑你的。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