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大力发挥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给各类名师下达目标任务,加大对青年教师、新任教师的培养力度,并提供锻炼机会和平台,加快年轻教师成长步伐,尽快形成结构均衡、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4、实施竞聘上岗。
要加强对教师的出勤、工作量、工作态度及工作实绩等方面的量化考核,每月汇总公布,实行绩效工资考核制度。
并在学年末时实施“教师选择学校,学校选择教师”的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工作机制。
(二)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开展不定期督导与巡查,加强教学质量监测。
学校领导对教学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并开展不定期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检查,做到坚持深入教学、深入课堂、深入教师了解教育教学的真实情况,为科学决策和有效指导提供保障。
同时加大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制定、完善并实施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立足实际,认真分析本校存在问题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加强对本校教学质量的监测和研究。
2、加强教研教改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一是深入推进目标管理制度,强化教研管理工作考核.二是,完善校教研工作内部管理制度,科学规范教研工作管理;三是加大学校教研工作作风整顿力度,大兴教育科研之风;四是多手段提高教研人员素质,加大教研员培训力度;五是加强国家、省、新区、新城级教研课题的管理和研究,注重对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六是进行教学质量调研、检测、分析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强化校长在教学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校长要不断学习学校管理理论,提高管理水平。
逐步推行校级领导兼课制度,校长要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要亲自抓教学工作;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开展听评课活动,积极参加学校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
开展校长论坛,搭建学习心得与实践经验的交流平台,促进科学决策、管理水平和依法治校能力的提高。
4、狠抓教学常规落实。
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学规范和教学常规制度,切实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测评等主要环节,把教学管理覆盖到教学的全过程,全力抓好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5、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学生不断发展。
6、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教育教学。
各校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考核考评、业务培训、表彰奖励等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并在运用过程中,不断健全、完善,探索出适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把评优、评先与教学质量相挂钩,体现能者多得的原则。
(三)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深化教学方式改革。
坚持以夯实“双基”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努力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实施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和个体差异;不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要加强教法学法研究,向课堂要质量。
2、规范课程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课程实施水平。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管理与指导,按教学大纲要求开足开齐规定课程,确保体、音、美及科学等学科的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坚持把农村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加强农村学生科学规范工作,加强教育质量整体进步。
重视让学生享受优质资源,更要注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步,加强教情研究,学情分析,加强尖子生培养,有针对性的制定与现实相适应的质量提高措施。
2、以抓好学校为重点,切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
切实履行好职责,面向全体学生,抓好“学困生”帮扶工作,全面提高巩固率和合格率;进一步加大控辍力度,强化学生辍学报告制度,明确教师、当地政府及行政部门的控辍责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五)建立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奖惩制度。
1、建立激励机制。
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特别突出的教师,在干部提拔、评先评优上予以优先考虑,对管理松懈、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不高或滑坡较大的教师适时进行谈话,逐步建立与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
2、设立教学质量奖。
要设立“教学质量奖”,按照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奖罚兑现,特别是对勇于承担基础较差班级教学工作且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教学质量提升幅度较大的和教学质量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
3、召开表彰大会。
要每年召开一次教育质量工作表彰大会,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个人,要用一定比例的经费大张旗鼓的予以表彰奖励和宣传。
三、相关要求
1、加强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