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展农产品品牌营销,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目前,我国农产品生猪、羊毛、蛋、蔬菜、花卉等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
然而,具有价格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近年来不断受到WTO成员方“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的限制,这严重抑制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开展农产品品牌营销,可以打破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促进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产品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
我国初级农产品的生产者仍以分散的农户为主,规模有限,难以形成实体公司和企业,许多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仍奉行以产品为中心的落后的营销观念,缺乏品牌化经营理念。
部分生产经营业主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谋划,注重眼前利益,抱有投机心理,品牌创建、保护意识还不强,对提高品牌形象和打造知名品牌,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对品牌的认识也仅停留在品牌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上,忽视农产品品牌的创建、塑造与保护,导致农产品品牌中缺乏品牌应具有的价值、文化、个性等深层内涵要素,不能有效地开展品牌营销活动。
2.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
我国现有的品牌农产品大部分是鲜活产品和初级加工品,生产、加工等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附加值不高。
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20%~30%,而发达国家的平均转化率为90%~95%。
我国农产品品牌在新品种培育、保鲜、农业科技投入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也存在较大差距。
例如,陕西省是我国猕猴桃生产的最大省份,占全国总量一半以上,但是和新西兰的“奇异果”(即猕猴桃)相比,差距很大:价格方面,国产每箱40~50元,进口新西兰的猕猴桃120元每箱。
品质方面,新西兰猕猴桃摘下来硬果时便能食用,而我们的猕猴桃一定要放软后才可食用,新西兰是黄色心,被誉为金猕猴桃,国产的则为绿色心,为普通品种。
产量方面,新西兰种植面积只占中国猕猴桃面积1/3,但是他们却占领了世界销售市场60%。
陕西省平均产量每亩550公斤,新西兰每亩达到2000公斤以上。
可见,我国农产品在科技投入量上严重不足,这大大制约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步伐。
3.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不健全。
一是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数量严重不足。
在上市销售的我国农产品中,有近80%的农产品没有标准,农药、兽药残留等安全限量标准更是严重缺乏。
二是农产品质量认证及检测标准不统一。
已建立的农产品认证及检测体系,未能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各认证机构的认证标准、检测标准缺乏统一性,出现一个产品多重标准,致使农产品品质大打折扣,出口中屡受“技术壁垒”的制约,这大大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阻碍了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
三是标准技术制定的系统性、前瞻性不够,内容陈旧、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4.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建设支持力度不足。
首先,政府对农业品牌的监督管理与保护不够。
对历史悠久、百姓认可的地方特色品牌保护缺乏,致使假冒品牌及名牌行为层出不穷。
另外,执法主体较多,没有形成合力,不能对假冒品牌及名牌行为进行有力打击。
其次,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公信力下降。
表现在一些部门和机构在品牌评价和排序中,评选规则不够规范,评选目录随意性较大。
相关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造成部分地方对于农业品牌化、农业名牌认定的认识和管理混乱。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路径: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
(一)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
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先决条件。
应树立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联合开发的思想,从三个方面三管齐下。
一是政府要转变观念,增强品牌意识,将农产品品牌战略当作今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二是农业企业应加快对品牌农产品的认证进程,完善农产品品牌发展规划,培育名牌农产品,增强农产品名牌的品牌效应。
三是注重提高农户的农产品品牌意识。
要加强对农户的引导,大力宣传农产品品牌,帮助广大农民改变陈旧的市场营销观念,树立品牌营销思想,逐步提高农民的品牌意识。
2023农产品营销策划方案范文5
一、树立“乡村旅游”理念,四种模式助推旅游扶贫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