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做好消毒、灭蚊、灭鼠的工作,消除病媒生物、病原微生物的危害,改善环境卫生。
三、做好对各项卫生指标的监测工作。
各项指标的监测工作由各单位HSE监督人员负责。
专项调查和监测资料。
包括:对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监测、蚊、蝇、蟑螂、鼠群的密度和消长调查;蚊、蝇孳生地(固定性)调查;疫源地消毒、杀虫、灭鼠监测;
(一)患者及传染病疑似者:各单位应与依托医院建立密切联系,对患者血液及排泄物持续检测直至转阴,对疑似病人的血液及排泄物采取必要地检查以明确诊断,防治疫情扩散。
(二)重点人群:根据防治工作的需要,可在营地内采检病人的密切接触者、与病人可能有传播关系的一般接触者。
(三)驻地内卫生监测。
各单位对已消毒的物品表面、污物、污水、饮用水采用相应的方法采样,作卫生细菌指标的检测,做出消毒效果评价。
a水体:指营地周围及有直接关联的水体,包括海、河、湖、井、塘、沟水等。
传染病流行时,阳性水体定期复查直至转阴。
b其他:肠道传染病流行时,对营地内厕所、粪坑、苍蝇和可能被病人污染的其他物品、环境等,亦可适当采样检查。
c蚊控制标准:驻地内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用500ml收集勺采集营地内大中型水体中的蚊幼及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幼虫及蛹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营地内白天人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数不超过1只。
d蝇控制标准:各单位宿舍有蝇房间不超过1%,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3只;食堂场所不得有蝇。
e蟑螂控制标准:室内有蟑螂成虫和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阳性房间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4只;有蟑螂粪便、蜕皮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
f鼠控制标准:15平方米标准房间布放20×20厘米滑石粉块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不超过2%;驻地外环境累计2000延长米,鼠迹不超过5处。
四、防治用品的准备。
各单位为了有效防控传染病的发生,应进行如下药品及器械的配备:
(-)防蚊药物:外用驱蚊药蚊不叮、驱蚊花露水或本地生产的驱蚊药;口服药物包括氯喹、青蒿素等药物。
(二)补液用品:生理盐水、葡萄糖、口服补液盐及纠正脱水和酸中毒的药品,以用于重症病人的抢救和治疗。
(三)抗菌药物:应以当地菌株敏感的药物为首选药物,如:四环素、强力霉素、氟哌酸、复方新诺明等。
要求除能应付正常使用量外,还需有一定数量的库存储备,主要用于病人的治疗和病人密切接触者的预防性用药。
(四)各单位应提前做好消毒用品的储备工作,以保障暴发疫情时的应急使用。
a消毒药品:如漂白粉、过氧乙酸、马拉硫磷及敌敌畏等,主要用于饮水消毒、疫点消毒、病房及病人排泄物处理,工作人员自身防护及蚊虫的杀灭。
b消毒用具:如喷雾器、刻度量杯、工具箱等。
c个人防护用具:消毒工作人员需配备消毒工作服、隔离衣、帽、口罩、长筒橡皮手套、胶鞋、毛巾、肥皂、刷子等,用于营区消毒等。
(五)交通车辆和通讯设备的保障。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交通车辆和通讯设备的足够配备与通畅是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的有力保证,各单位要保证疫点处理及标本采集用车,保证药品器材及时送往疫点。
各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电话必须做到24小时开机,以保证疫情信息及时传递和药品器材等及时调用。
五、生活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见附件)
六、生活基地必须符合环境卫生要求。
生活基地修建符合卫生标准的公共厕所,应设置在基地的下风向30M以外,并定期清理、灭蝇、消毒。
职工宿舍设置垃圾桶,基地内设垃圾储存容器,并保持封闭,垃圾须当日运出,垃圾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可采用填埋法、焚烧法。
七、从事饮食、饮用水等易使传染病扩散工作的人员必须体检合格方可上岗。
八、传染病防治的监督。
HSE部根据以上标准对各单位传染病预防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第六章疫情报告
一、各施工单位HSE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并做疫情登记病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法向项目部HSE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