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协助区政府办公室准备地震应急救助运输车辆;
(6)准备用于扑灭火灾的消防器材;
5、宣传培训
以社区街道、科普街道、社区科普文化长廊和社区广场等阵地,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使公众树立科学的灾害观。
在提高公众从减灾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实行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判定信息向社会发布,动员公众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
最大限度公布地震应急预案信息,宣传和解释地震应急预案以及相关的地震应急法律法规,增强公众的地震应急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首先,针对南辛庄街道地域特点,结合楼院工作和机关工作人员与社区楼院长的双向助理工作机制,组织工作人员入户宣传防震、逃生、自救等相关知识,并发放宣传品,使社区居民,特别是年老体弱、残疾等,不易参加社区活动的人群在家中就能接受此类的防震减灾知识。
其次,针对重点群体和重点区域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救灾宣传、培训和演习活动。
增强重点群体的地震应急意识,不断提高他们自防、自救能力;针对驻地单位结合日常的安全生产检查做好防震指导,如对幼儿园、街道、宾馆等人员密集的单位,督促防震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定期检查紧急逃生设施,确保100%畅通,并对工作人员进行防震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第三,组织社区单位和团体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习,通过实际演练,使他们进一步掌握防震减灾技能,确保地震发生时人员和财产损伤达到最低。
3.2临阵应急措施及程序
在接到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地震预告及预报后,开展临震应急准备工作。
1、在接到区政府关于我区短期预告意见后:
⑴立即通知各社区、单位领导掌握,内紧外松开展应急准备工作。
⑵南辛庄街道抗震救灾办公室工作、应急“三组”人员立即到位,配备必要的设备、工具。
2、在接到区政府关于我区临震的预报的通知后:
⑴立即向社会公布临震的预报意见,并决定群众外宿避震范围和时间。
⑵迅速组织力量检查有关社区和各单位的抗震救灾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3)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在接到区政府发出的地震预告或预报后,立即进入震时工作状态。
实行24小时值班,加强上下联络;做好震时应急准备工作,检查辖区临震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负责领导小组会议的组织及各项工作的协调;强化短临前兆监测和宏观资料的收集,加强对趋势性非常资料背景中临震前兆信息的追踪研究,通知宏观哨点加强观测;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平息社会上的地震谣言。
3、街道办事处在区政府公布临震的预报后,迅速开展震时应急准备工作。
(1)在地震预告后,加强社区宏观哨的非常信息收集及上报工作。
(2)做好自救互救、安全救灾和地震保险的宣传,动员群众做好防灾必需品和撤离的准备,根据区政府的临震警报(或情况紧急时)有组织地疏散到划定的8个安全区。
(3)对重要的财资、物资、档案进行转移或采取紧急加固措施。
(4)对易燃、易爆、有毒和放射源加强安全防护,防止次生灾害。
(5)组织民兵、职工,护厂、护家、保护国家、集体和群众的财产。
3.3应急信息报送和处理
依托“连线楼院”,各社区广泛建立起地震灾情速报网,如有地震发生,上级做出的决定和应对方案也可以通过连线楼院在第一时间传达到基层群众当中。
地震灾情速报内容包括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等;迅速派人到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的现场了解震害信息,收集灾害损失情况,汇总上报震害评估组,特殊情况下可直接向区政府报告并抄送区地震局、民政局。
震害评估组和震区各单位要做到“有灾报灾,无灾报安”。
4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的条件是: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清除;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
达到上述条件,由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的原机关宣布灾区震后应急期结束。
有关紧急应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宣布。
5后期处理
5.1社会救助
应急结束后,即转入震后抗震救灾阶段。
1、安排好灾区群众基本生活。
2、继续进行抢救工作。
3、重要工作设施的抢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