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学校要制定包含教师、学生两个维度的,包含教学目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质量、教学资源、学习目标、学习准备、学习方式、学习氛围、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十一个评价指标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引领教师更科学更高效地教学。
第十四条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适度。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每天书面作业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
设置合理。
作业内容典型,设计科学,难易适度,富有计划。
关注学生的差异,体现层次性、趣味性与实践性;不得全部以教辅资料替代书面作业,坚决禁止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班主任负责班级每天作业总量的反馈与调控,学科教师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作业完成情况。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形式多样。
根据不同的目标要求和教学任务,设计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作业。
课内作业当堂完成,课外作业以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为主。
批改及时、规范、细致。
严格落实“不布置批改不了的作业”。
批语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激励性;及时分析错因,及时订正错误集中的作业,对学生改后的作业及时复批,适度指导学生自己订正作业;教师做好批改记录,以便反思教学行为,查缺补漏。
第十五条课后辅导。
面向每个方面。
搞好课内自学辅导、自习辅导与研究性学习辅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解决疑难问题。
面向全体。
课内外辅导除着重解决共性问题外,重在抓好“两头”,促进学困生“过关”,鼓励优等生“冒尖”,真正落实“从最后一名抓起”的教学理念,以求学生学习水平稳步上升。
讲求实效。
辅导要做到有科学的计划、有目的,除方法、习惯辅导外,针对课堂教学和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辅导,提高效率。
第十六条考试与评价。
认真进行命题。
试卷编制从易到难,题型应多样,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考查。
要科学地把握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科学组织考试。
要严格监测的过程管理。
监考教师要前10分钟领取试卷,考前5分钟进考场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开考和结束。
监考时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不得擅自离开考场,杜绝作弊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结束时认真清点并整理考卷。
仔细分析检测成绩。
试卷原则上密封装订,严格按评分标准阅卷,提倡流水批阅,不许单独批阅,认真进行复查,以确保学生成绩的客观公正。
全面分析每次检测成绩,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明确教学得与失,提出改进教学的有效措施。
及时组织二次过关。
每次测试结束后,严格落实查失分活动,分析考试得与失,并对未过关的学生进行一次补测,对补测中发现的问题再进行个别指导,确保每一个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建立检测档案,提倡电子备档。
每次检测要建立档案,包括检测试卷、成绩记录、质量分析、改进措施和二次过关检测等。
第三章学生学习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