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概括一下。
指名说。
4、我为什么会注意到这位老人?是什么吸引了我?(声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听到了扫路声)
读第2节相关文字。
5、这两段文字都是描写老人外貌的,为什么要分开呢?两次描写有什么有不同?(从作者的角度看,第一处是粗看,因为“及至到了跟前,才看清”。
作者是无意中听见“哗哗”的扫路声被吸引过去的,他对老人只是初识,并不了解。
所以这时候只能从穿着等方面对老人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能看出老人的身份就可以了。
第二处是仔细打量,因为“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
”这次是因为老人和作者交谈了很多,作者对老人每天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很佩服,这时他是怀着很深的敬意来看这位老人的,所以打量得非常仔细。)
读这两外文字(以蓝色出示)
6、作者为什么要仔细打量这位老人呢?指名说(敬佩、佩服)。
老人是怎样谈自己的工作的?
引出4—6节。
指名读。
交流、体会:“沏茶”说明老人热情好客。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上,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说明老人不怕累、能吃苦,喜欢自己的工作,对这份工作很满足,工作虽重但心情很好。
“扫一程,歇一程”,如果天游峰不干净,就没有“好山好水看一程”。
他把扫路当成了欣赏风景,一路扫来,风光无限,尽情欣赏,免费旅游。
累在身上,乐在心里。
7、这位老人多大了?(70岁)出示第9—12节。
读。
老人说这话时是什么神态?(悠然)老人会离开这里吗?(不会)把“我能舍得走吗?”改为陈述句(体会反问句的强烈语气,更能从中体会老人对生活的热爱)。
为什么不想离开?(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
体会老人对大山的情怀。
)用“因为……所以……”进行说话练习。
练读,读出老人的悠然神情和不舍的语气。
8、过渡:这位老人的态度感动了我,所以我在临走时————(出示第11、12节)
抓住“紧紧”“再”体会。
(“紧紧抓住”说明作者感情深挚,握手表示友好,“紧紧地抓住”抓得更紧了,说明他们两个人的心靠得越来越近了。
“再”就是又一次。
下山后他还要回来,30年以后还要来,这么长的时间都没忘记这位扫路人,可见扫路人在“我”心中位置很重。)
为什么是30年后再来看老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祝福,对老人的信心)“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表现了老人的自信和对生活充满信心。
老人能活到100岁吗?为什么?(勤劳,天天这样扫,锻炼了身体;山上空气好,环境好;老人不会离开这里更不会死去;老人有自信有信心能活到100岁)
引读这两节,体会老人的乐观、自信、豁达的人生态度。
9、课堂练习。
①老人爱天游峰,爱自己的工作,不舍得离开这里,宿鸟也不舍得离开这里,它们扑棱棱地飞起来又悄悄地落在原外。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着我回到住地。
回到住地,作者打开笔记本,写下了这样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