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全体参加(每次摄像至少有两人参与)
解说员:
录音:
场记:每次拍摄做好记录
注.以上人员安排只是主要负责这一块的,各成员之间要相互协调、互相配合。
七、形式及风格:专题系列,突显记录片的风格,客观记实,主要以现实场景拍摄为主,无评论。
通过一些细节镜头,来传达所要表达的主题。
八、纪录片结构:此片子采用叙事式结构,跟随记录纪实拍摄,根据事态发展,在承前启后的情况下,来叙述蔡甸区矿办局治理的奓山中原矿区的具体情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形式;由闭封结构向开放式结构转变;由单一视点向复合视点转变,从治理前到治理后分为2大板块,用过度黑场或是闪白的形式,将各个板块分开,不同的板块之间却又形成内在联系,以便共同表达主题。
九、拍摄准备:
(一)前期准备:
1、拍摄前关注天气,时刻做好应对措施。
2、查看并搜集与中原矿区方面的资料,集思广益,有助视频更好的拍摄。
3、影片框架
(1)按照时间先后顺序
片段一:中原矿区治理前期
画面:实景
画面上采用广角镜头,表现出蔡甸区中原矿区山地在治理前,因被开采的深浅不一呈现出的触目惊心的场景,矿区治理刻不容缓,传达出社会各界人士对矿山恢复生机的殷切希望。
解说词:目前蔡甸区炉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蔡甸区永安中原矿区治理工程全面实施。
以下为蔡甸区永安中原矿区治理前的地质环境问题。
永安街炉房矿区因开采形成的深浅不一采坑与南面残存的山体边坡远景;北面破坏的山体与高陡的边坡;俯看矿区10至20米深的采坑;破坏的山体边坡与松散裸露的岩石,随时可能崩滑;因开采形成陡峭的山体,高度超过30米、坡度在90度以上;山体上被破坏的远景与矿区到处堆积的废料、废碴;堆积的废料、废碴在雨水等作用下会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山体上部到处是松散的岩石;南面残存的高约20余米陡峭边坡;北面被破坏的山体远景;南面残存的高约20余米陡峭边坡;西面残存的孤峰,有明显的裂缝;北面凌乱的山体。
片段二:中原矿区治理中期
画面:实景
记实拍摄矿区通过治理了一段时期后,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山地上有所改观,被绿色植被覆盖,逐渐拥有生机,在推进治理工作后,已完成设计了工程量的70%以上。
解说词:蔡甸区永安中原矿区治理工程从东向西分四个标段,于20**年元月20日正式开工。
第一标段治理区域为奓山街中原矿区东段,目前已完成采坑回填平整与削坡工程,第二标段治理区域奓山街中原矿区中段,该标段正在进行削坡清理,第三标段治理区域为奓山街中原矿区西段,正在治理的山体远景,坑回填现场;紧张施工的现场,第四标段治理区域为永安街炉房矿区,采坑回填工程施工现场;已平整的场地和山体复绿远景。
到7月已回填采坑5处,消除地灾隐患20处,已完成设计工程量的70%以上。
片段三:中原矿区治理后期
画面:实景
画面呈现出山地上一片片林海、厂房等场景,充分说明了蔡甸区永安中原矿区通过吸收社会资金、政府补贴治理的渠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蔡甸区永安中原矿区这种促进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是正确的,让奓山成为一处宝地。
解说词:该治理工程开挖土石方61.58万立方米、回填土石方39.65万立方米、运输土石方8.01万立方米,砌筑护脚墙1767.66延长米、排水沟2310.26延长米,削方减载57处、回填矿坑20处、消除地质灾害隐患57处,削坡整形24.19万平方米,整理出绿化用地23.14万平方米、建设用地30.51万平方米。
蔡甸区投入资金1600余万对山体进行复绿,已初显成效。
(2)领导视察工作
画面切换到分别来自国土资源部、省厅、市局、区政府等多位领导到现场进行检查、指导。
表现出领导们对此地的极度重视,这一环节在整个片子中,占据极大的分量,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更加紧扣主题。
4、将在拍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分别列出来,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确保摄像机电池电充足,内存卡空间足够,摄像机设置到位等,都需要提前到现场进行场地熟悉,以便更好的拍摄取景。
5、各人员分工明确,确保不打乱战、混战,做到有条不紊的进行每项工作,确保视频拍摄及制作进度,确保在合同有效时间内,交成品至客户。
6、拍摄前进行最后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上确保每项工作的到位所做出的计划和安排,会议上所做的最后决定,任何人都不可擅自更改,策划定稿之后,在执行的过程中,即便是感觉有问题也要严格执行。
7、出一套关于本次拍摄的制度,任何人都需根据制度来执行每一项工作,违规者重罚,不可蒙混过关,妨碍视频制作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