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开展特殊病人急救,绿色通道惠民效劳
急诊科24小时全天候值班负责接诊病人,抢救危重症病人尤其是无家人、无钱、无身份证明的“三无人员〞,做到先检查、先诊断、先抢救治疗、后办入院手续和缴费。
对危重病人检查过程中实行全程陪伴,保证危重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抢救治疗。
〔五〕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加强科室对外宣传
〔1〕在急诊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向病人或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首先加强护士专业知识培训,侧重于疾病护理常规,纳入科室培训方案中。
〔2〕针对病人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不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形式,将常见病护理知识制作成健康教育展板,上墙展示。
制作小健康教育宣传册,随身携带,方便病人浏览。
不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小讲堂,以ppt的形式,生动活泼的风格,对病人进行教育。
〔3〕因为门急诊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需求大,是无视的薄弱环节,所以本年度将提高门急诊病人满意度作为重点,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品管圈〞制定相关对策,进行改善,解决难题。
(六〕加强核心制度建设,落实护理平安措施
〔1〕强化护理平安核心制度及各种护理操作标准、流程、各种常规的落实。
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卧床病人要重点催促检查和监控。
〔2)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平安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病人环节管理:建立并完善对病人转运、交接、压疮等的护理管理评价体系。
护士环节管理: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做到重点交待、悉心指导。
〔3〕强化平安管理责任,杜绝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对科室各项质量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整改。
(七〕定期监测护理质量相关指标,对科内跌倒、坠床、压疮等制订改良措施并落实,评价改良效果,实现护理质量的可持续改良。
(八〕对护士进行“人文关心〞,重视心理护理。
急诊科是医院救死扶伤、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前沿阵地,急诊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人群,肩负着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抢险救灾及留观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等重任,其身心往往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况且其压力源各种各样,严重影响了急诊护理工作的质量,也给急诊护士身心健康带来定的影响,导致急诊护士心理状况不佳。
因此,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维护是十分重要的。
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管理方面要为急诊护士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的职业工作气氛;二是要对护士进行心理卫生的教育,使她们掌握自我调节和驾驭自己心理的知识,增强抵御外界一切不良因素的能力。
〔1〕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合理安排人员
护士是“关心者〞,同时也是“被关心者〞。
护士长要关心和了解护士的困难,及时地解决护士工作上、生活上的难题。
培养护士的团队精神,加强同事间紧密合作,营造温馨愉快的工作环境,增强护士的归属感。
〔2〕科学排班
由于护士三班倒,尤其夜班时人员少,突发事件多,尤其遇到大抢救且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时,容易造成护士精神压力大、急躁不安、焦虑等。
护士长在排班时对于工作强度大的班次应给予当班护士充分的倒休,使其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整,以减轻压力。
创造有序的工作环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放松心情,倾听音乐、参加朋友聚会、瑜伽静坐、健身等均可减轻精神负担。
乐观面对生活,适当的压力可转变成进步的动力。
〔3〕建立护理人员支持系统,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疲劳
护理管理者应经常倾听护士的心理感受和工作中的压力,及时进行安抚、反响,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积极吸取国外的护理管理经验,建立护理人员自己的支持系统,如护理人员健身娱乐中心、心理咨询室等,使护理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得到适当的锻炼和放松,特别是处于困境且感到身心疲惫时,得到适时宣泄,以便好地调节情绪,减轻压力,消除疲劳。
〔4〕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护士交往面广,人际关系复杂,应主动创造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才能有自然、和谐、宽松的生活工作环境和健康的心理环境,有平安感和自信心,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才能,学会运用一些交际技巧,如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坦诚-融洽、不封闭自己,主动寻找与他人心理沟通的纽带和交流信息的契机,缩短与他人、与社会的心理距离。
积极运用人际交往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升华积极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