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生产,但市场和流通是决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农产品流通不畅已经成为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产品的交易难及农产品的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从流通环节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信息不畅,盲目跟风。市场信息的形成机制和信息传播手段落后使农户缺少市场信息的指导。二是农产品交易手段单一,交易市场管理不规范。所以当务之急便是如何解决信息畅通问题,以及市场预测,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需要创造一个平台去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一个平台去提高信息流通率,信息匹配率,商务交易率,方便这个产业的发展和扩大。
四、供应产品
1、民族手工艺类:排倒莫蜡染、苗族手工银饰、石桥古法造纸。
2、民间特产类:排调米酒、民间自制香肠、土酒、酸、糟辣椒黑毛猪香猪肉。
3、精装礼品类:黔丹硒米、硒茶、俊建公司红酸、糟辣椒、腊肉、香肠、喜湘聚豆腐干、浙丹林芝粉、金海公司韭菜根、茅台生态农业公司酒品。
五、目标市场分析
1、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当下中国,电子商务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电子商务覆盖的领域涉及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图书、家电、电子产品、服装纺织等。可以说各行各业都开始融入电子商务这个广阔的平台。那么,电子商务何以会受到如此青睐,为越来越广泛的人群所接受呢?我们认为原因有三:
一是拓宽了买卖双方的地理空间。通过电子商务提供的交易平台,买卖双方可以在互不见面的情况下进行相关的谈判及交易,大大节省了交易的成本和时间。同时,交易的范围也不再仅仅局限在一市或一省之内,而是扩大到了全国甚而世界,由此带来的交易数量的增长也是极其可观的;
二是理清了市场基本状况。通过将各类商品的价格、数量、及基本介绍在网站上统一显示,使得买家能够对整个市场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能够以较合理的价格买到自己需要的物品;对于卖家来说,他们能够即时了解买家的需求状况及个性话的要求并据此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能够风险降至最低;
三是缩短了中间环节。由于电子商务的交易直接发生在买卖双方之间,而略去了中间的若干环节,所以使得交易成本、交易价格大幅降低,达到了双赢的目标。
由于以上三点存在,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人们得到了大量的便利和实惠,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由此,结合我们对电子商务特点的分析,若能将电子商务引入农产品交易中来将,使得农民与商贩直接进行对话、
电商助农策划书范文3
一、指导思想
推动提升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育壮大农村市场主体,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助力农村消费梯次升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总体目标
以深州特色产业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农村电子商务覆盖面,完善县域物流共同配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商品和服务并重、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畅通的现代农村市场体系,提升农村消费品质。建立健全培训体系,重点强化培训机制,注重培训质量,孵化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从业队伍。建立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连接城乡、双向流通、虚实结合、平台共用、融合一体”的城乡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1个县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县级公共物流仓储配送中心,1个品牌网货研发中心,行政村电商服务总体覆盖率达到50%以上。农村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等指标整体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三、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有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积极做好优化政策供给、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打造良好运营环境和放心消费环境。
聚焦短板,巩固提升。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市场倾斜,补齐流通短板。统筹衔接电商、物流、商贸流通等现有资源,拓展提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流通设施和服务融入现代流通体系。
因地制宜,鼓励创新。尊重乡土文化特点和农产品生产流通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分区分级分类施策,推广应用商贸流通新技术新模式,挖掘产业优势,体现区域特色。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贴近实际,大胆开拓创新。
规范实施,确保质量。细化工作措施,加强绩效管理,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监督,对财政资金的拨付、规范示范项目的建设做好全程动态跟踪和监管,确保各项规定层层落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抓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健全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改造一批城区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强化城区的综合商业服务能力、物流配送能力;建设改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推动购物、娱乐、休闲等业态融合;建设改造一批新型乡村便利店,对夫妻店等传统网点改造升级,满足农民就近便利消费,保障日常消费品和基本生活服务供应。丰富农村消费市场,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消费品。
(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
1.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面积在600平米以上,配有必要的功能区划,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为区域提供电商发展整体规划、电商资源引进、供销对接、人才对接等电商公共服务运营,拓展跨境电商服务,加强区域企业电商能力培养、区域电商服务策划组织、区域电商发展协调、区域电商宣传等电商赋能类工作。统筹推进品牌、标准、品质控制、金融、物流、培训、集中采购、直供直销等服务。制作电商宣传片,营造电商氛围,提升风貌,优化提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公开性及服务性。坚持市场化原则,突出服务,加强电商服务中心运营能力,强化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教育培训、自愿入股、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方式,大力帮助企业开展电商业务,鼓励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并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引入电商服务企业或电商企业,为农村特色产品网络销售提供品牌注册、品牌培育、包装设计、网络营销策划、网站托管等增值服务,推动农业生产流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应用电子商务,提高农村产品的商品化率和电子商务交易比例。
2.升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按照行政村规模按需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配有必要的办公设备和网络,实现行政村电商服务总体覆盖率达到50%以上。通过对站长进行系统培训,改造升级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利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人流量大的优势,整合邮政、供销、快递、金融、政务、夫妻店(超市)等资源其中4家以上,拓展代买代卖、小额存取、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等功能,确保促进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长期稳定运营。充分借助电子商务服务站,强化与农民链接,开展各项为农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三)完善县域物流共同配送体系
建设1个1000平米以上的县级公共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整合3家以上物流快递企业资源,物流快递业务实现乡镇全覆盖,按需在重点乡镇建设分拨中心,与县级公共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农村电商服务站打造快递共同配送体系。整合邮政、供销、商贸物流、快递等资源,以市场化方式建立区域物流快递共同配送联盟。鼓励市内商贸企业和电商快递的物流协同,整合区域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整合货物、车辆、配送网点、人员等资源,推动商流物流统仓共配,降低农村物流成本,打通农村物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发展冷链物流体系,并与省级农产品冷链监控平台实现对接。发展智慧物流,开展物流专业技能培训,加强现有物流人员素质的培训和提高。
(四)升级农产品进城公共服务体系
1.完善特色农产品网货供应链。立足我市特色农产品和加工产品,整合建设农产品分级、包装、预冷等产地初加工和商品化预处理设施,建立1个“品牌网货研发供应中心”,形成网货研发、标准化、质检、溯源、集货、仓储、代发货、售后服务等网货供应全链条服务,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和供应链高能高效。以农旅融合为重点下沉供应链,开展生态精品农产品线下体验、线上配送,集中采购、直供直销服务,为多品类、小体量,且较为分散的生态精品农产品搭建销售渠道,在满足游客持续消费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全面促进农民增收。
2.加强特色产业区域公共品牌建设。
加强特色产业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依据实际情况培育1个区域公共品牌。建立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管控体系,打通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应用的服务机制,设立网货标准。建立起品牌响亮、管理严格、产品优良、供应稳定、标准明晰、服务周到的网货供应体系。进行产销对接与集中展示,拓宽网销渠道,提升深州农业种植业、文旅文化特色产业品牌的影响力。建立农特产品标准化流通规划,完善8个以上农产品企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开展农村产品品质控制和标准化检测认证工作,建设深州市农特产品溯源系统,在县域范围内引入1-3家企业、合作社等主体加入溯源系统,并取得销售成效,有力地推动农产品上行。
3.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按照产品形态、包装形式、运输仓储条件、相关业务流程等内容,明确技术要求和标准框架,完善标准化流通器具和操作规程。建立抽查奖惩机制,设立快速检测点,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和农业生产流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平台、区块链追溯技术服务企业等加强合作,根据标准体系提供标准检测认证服务,提高农村产品的品质控制和标准化水平。
4.开展多种形式的电子商务营销。带动和扶持本地网商、农业和旅游企业、合作社、创业青年运用多种电子商务营销手段,如网红直播、旅游电商、社交媒体推广、微信营销、微博营销、手机APP、农产品垂直营销平台等,提高农产品的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程度,让更多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以便捷的方式、通畅的渠道进入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培养农村电商带头人
实施新型电商带头人培育计划,举办创业创新和技能大赛,挖掘、培养农村商业人才。依托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等,围绕拓宽农村特色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完善产品包装、摄影美工、直播带货、网店运营等课程,针对政府部门人员、企业负责人、农业合作社、农村创业青年、返乡农民工及电子商务进农村三级服务体系工作人员等六类人群开展农村电商普及性培训,培养消费习惯,提升电商技能,打造电商经济。到20XX年12月底前,培训总人数不低于3000人次,实现电商培训转化率1%以上,新增年销售额1万元以上的网络店铺50个以上。
(六)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支持邮政、供销、农村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连锁化转型升级,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有实力的龙头流通企业向农村下沉供应链,为农村零售网点等提供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库存管理等服务,弥补农村市场缺位和基础短板,打造适应本地消费需求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