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端午粽特级教师优秀教案5篇
大小:21.16KB 7页 发布时间: 2023-06-09 09:50:42 19.76k 19.32k

师:为什么吃粽子?为什么赛龙舟?(学生可能不知或不完整)

师:因为人们为了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的尸体,就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因为人们为了防止水怪伤害屈原,就把小船装扮成龙的形象,水怪以为是龙王来了,就会被吓跑。这就形成了赛龙舟。

五、总结全文。

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饮雄黄酒、游百病、悬钟馗像等。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给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我们要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时我把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所以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端午节和屈原的材料,在课堂上交流、反馈,加深本文了解,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同时,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让他们加深对屈原了解和尊敬。

端午粽特级教师优秀教案2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课文第11课《端午粽》

二、教材分析:《端午粽》选自作家屠再华写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本篇课文调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课文语言比较形象,比如对粽子样子、味道的描写中,分别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来形容箬竹叶、糯米、枣可以归类积累,同时在叠词的基础上感受句子的韵味和节奏,口语表达时,也可模仿运用这一类词语。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明白端午节的习俗以及来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三、学情分析:本篇课文调理清晰,作者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种类。本单元主要训练孩子读好长句子,本课长句子比较多,孩子们在朗读上有些困难,通过教学加强对长句子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读好长句子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根据生活实际,积累“青青的、白白的”等叠词。

3.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六、教学难点: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七、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流程:(4大环节)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再现情境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端午粽

2.复习词语

出示带有粽子图片的词语,读对的孩子把粽子送给他。

[设计意图:汉字的学习是反复而又长期的过程,用游戏的方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在复习中巩固、加深学生对新学字的印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又延续了上节课的教学情境,便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一)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大声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箬竹叶糯米枣线

2.哪位同学来读读第二段,读完后谁能结合课文把这些词填上

--------------箬竹叶----------糯米---------------枣

3.读带有叠词和不带有叠词的句子,通过朗读对比感受运用叠词的好处。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通过朗读去理解运用叠词的好处。

4.指导学生说出AAB式的叠词

学生观察发现叠词的特点并说几个叠词。

5.再知道朗读,都出粽子颜色的鲜亮。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