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高处坠落事故预防措施6篇
大小:29.27KB 7页 发布时间: 2023-06-15 15:15:17 10.11k 10.08k

(一)脚手架或其他危险源设施的搭设和拆除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或规范要求施工。脚手架必须要设置上下通道,作业层脚手板必须满铺、铺稳、离墙面的距离不大于150mm、搭拉或搁置长度符合要求,脚手板探头应固定;脚手架应设1.2m高的防护栏杆,所有脚手架或其他危险源设施安装后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建筑物“四口”、“五临边”边缘处必须设1.2m高的双层防护栏杆;电梯井口应设不低于1.2m高的防护栏杆,并每隔2层且不大于10米设一道水平安全网;预留洞口应采取盖、网、拦的措施;各种临边危险处均应设1.2m高的护身防护栏杆;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处,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三)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各楼层的出入口以及缷料平台出入口均应设有安全防护门,安全防护门与楼层通道两侧必须设1.2m高的安全防护栏杆。

(四)增强防误踩坠落四意识:防止踩空、防止踩翻、防止踩穿、防止踩滑。

(五)增强防用力失控坠落三意识:防止拉力失控、防止撬力失控、防止拔力失控。

(六)增强保护意识:退步时看身后环境、高处作业系安全带、不穿易滑鞋。

(七)提前收集气候信息,发生六级以上大风停止行走或作业,并采取躲避措施。

(八)在工作过道、通道处设置符合要求的采光照明。

(九)采取防止地面或工作面湿滑的措施。

(十)禁止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

(十一)登高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十二)作业人员入场前进行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危险源实施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天开展班组安全活动。

(十三)专(兼)职安全员针对“三违”进行检查,及时纠正。

七、应急救援措施

(一)施工项目部应成立事故救援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小分队,设立医疗救护室,并有专职医务人员值班,同时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如简易担架、夹板、跌打损伤药品、包扎纱布等。

(二)事故发生后,最先发现的人员应报告直接领导,请求120、119及时到现场进行救援。

(三)救援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事故救援预案,迅速奔赴事故现场,抢救伤员,了解事故情况,设立警戒线,疏散闲杂人员,同时疏通事发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四)高处坠落产生的伤害主要是脊椎损伤、内脏损伤和骨折。为避免施救方法不当使伤情扩大,抢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发现坠落伤员,首先看其是否清醒,能否自主活动,若能站起来或移动身体,则要让其躺下用担架抬送医院,或是用车送往医院,因为某些内脏伤害,当时可能感觉不明显。

2、若伤员已不能动,或不清醒,切不可乱抬,更不能背起来送医院。这样极容易拉脱伤者脊椎,造成永久性伤害。此时应进一步检查伤者是否骨折,若有骨折,应采用夹板固定,找两到三块比骨折骨头稍长一点的木板,托住骨折部位,绑三道绳,使骨折处由夹板依托不产生横向受力,绑绳不能太紧,以能够在夹板上左右移动1-2厘米为宜。

3、送医院时应先找一块能使伤者平躺的木板,然后在伤者一侧将小臂伸入伤者身下,并有人分别托住头、肩、腰、胯、腿等部位,同时用力,将伤者平稳托起,再平稳放在木板上,抬着木板送医院。

(五)事故现场救助行动的同时,安排人员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的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高处坠落事故预防措施5

一、产生的危害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可能造成人体头部、颈部、胸部、腰部、脊柱、四肢等受伤,有些高处坠落事故会造成人体多处受伤,内部器官损坏,易伴随脑震荡、骨折、创伤、内出血、呼吸停止、心跳骤停等现象的发生,严重者,立即死亡。

二、预防措施

(一)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做好工作前安全分析,识别出现场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并与现场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二)作业人员施工前要办理高处作业许可票,高处作业时要劳保护具齐全,工用具捆绑牢固,高处作业下面场地要尽量净空,防止产生二次伤害。

(三)作业人员在施工前应严格执行作业前思考3分钟制度,充分了解和掌握现场存在的风险、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等。施工作业时严格执行各类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四)现场干部严格履行安全职责,加强现场监管,严格制止违章行为,严防事故的发生。

(五)强化安全培训教育,严格落实需求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安全和操作技能。

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一)检查。发现坠落伤员,首先查看是否清醒,能否自主活动,若能站起来或移动身体,则要让其躺下用硬制担架抬送医院,或是用车送往医院,因为某些内脏伤害,当时可能感觉不明显。

(二)止血。当伤员身体有外伤出血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如下几种:

1.伤口加压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出血量不太大的一般伤口,通过对伤口的加压包扎,减少出血,让血液凝固。其具体做法是如果伤口处没有异物,用干净的纱布、布块、手绢、绷带等物或直接用手紧压伤口止血;如果出血较多时,可以用纱布、毛巾等柔软物垫在伤口上,再用绷带包扎以增加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

2.手压止血法:临时用手指或手掌压迫伤口靠近心端的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上,阻断血液的流通,从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这种方法通常是在急救中和其他止血方法配合使用,其关键是要掌握身体各部位血管止血的压迫点。手压法仅限于无法止住伤口出血,或准备敷料包扎伤口的时候。施压时间切勿超过15分钟。如施压过久肢体组织可能因缺氧而损坏,以致不能康复,继而还可能需要截肢。

3.止血带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四肢伤口大量出血时使用。主要有布止血带绞紧止血、布止血带加垫止血,橡皮止血带止血三种。使用止血带法止血时,绑扎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不能摸到脉搏为好。使用止血带的时间越短越好,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并在此时间内每隔半小时(冷天)或1小时慢慢解开、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钟,放松时可用指压法暂时止血。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使用止血带,因为上好的止血带能把远端肢体的全部血流阻断,造成组织缺血,时间过长会引起肢体坏死。

4.骨折:这样极容易拉脱伤者脊椎,造成永久性伤害。此时应进一步检查伤者是否骨折,若有骨折,应采用夹板固定,找两到三块比骨折骨头稍长一点的木板,托住骨折部位,绑三道绳,使骨折处由夹板依托不产生横向受力,绑绳不能太紧,以能够在夹板上左右移动1-2厘米为宜。伤者若有脊柱或颈部骨折时,不能搬动伤者,应快速联系医生,等待携带医疗器材的医护人员来搬运。

5.搬运。现场救护人员必须寻找合适的担架,准备必要的途中急救力量和器材,尽可能调度速度快、震动小的运输工具。同时,应注意掌握各种伤病员搬运方法的不同:

①上肢骨折的伤员托住固定伤肢后,可让其自行行走。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