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坚持“因地制宜、专群结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我街道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街道设立防汛抗旱指挥部,由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总指挥。
(二)工作职责
在县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领导下,负责统筹开展本辖区防汛抗旱与抢险救灾避险相关工作;按照管理权限组织开展本地提防、水闸、机埠、堰坝和抗旱供水设施等检查,落实安全措施;编制防汛抗旱预案;按规定储备防汛抗旱物资;组织、落实群众转移和安置工作;统计、上报灾情。
负责领导、组织全街道的防汛抗旱工作,指导辖区内各社区(村)成立的一把手任组长的防汛抗旱机构,并安排1-2名防汛抗旱联络员。
及时掌握全街道汛情、旱情、灾情并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抗旱减灾措施,协调解决防汛抗旱经费和物资问题,组织善后和重建工作。
(三)队伍配备
成立街道、社区(村)两级防汛应急队伍,各社区(村)安排一名防汛联络员,各社区(村)成立10—15人的应急队伍。
应急抢险队伍主要完成急、难、险、重的抢险任务;主要为抢险提供劳动力和完成对抢险技术设备要求不高的抢险任务。
应急队伍随时待命,发生险情,随叫随到。
三、预防预警和监测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加强对当地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当预报即将发生严重水旱灾害时,街道防汛指挥部应提早通知有关区域做好相关准备。
洪涝灾情发生后,街道防汛指挥部应及时向县防汛指挥部报告洪涝受灾情况,并组织力量实施抢险救灾。
(二)巡查观测
汛情发生后,防汛指成员及各级干部要密切关注水情、雨情。
一旦突降大雨,雨声即是命令,各级防汛组织和防汛人员要立即到位。
坚持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主要河段安排专人巡查,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周边群众报警,实现快速转移,并报县防汛指挥部,以便及时组织抗灾救灾。
(三)汛前工作
1、街道防汛指挥部组织干部群众对河道清障,清杂;
2、各指挥点组织人员进行拉网式巡逻,对发现的险情要及时登记汇报,并对散浸等出险处插标志;
3、对涵闸陡门和险工要段等要安排专人看守;
4、各指挥点对辖区内可能导致险情发生的现象应积极采取疏、堵等措施及时处理;
5、各社区(村)巡逻队、基本抢险队做好准备,并按每社区(村)10人组建后备抢险队。
四、防汛预案
进入汛期后,防汛人员及时到岗、到位,街道各单位、各社区(村)要密切注视有关部门发布的险情等级和气象动态,有针对性地搞好预防工作。
(一)汛情发生后,机关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确认发生险情后,组织调动各级防汛队伍进行抢救。
同时,将险情现场的情况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
要注意险情现场抢救过程中不允许老人、儿童、孕妇、身染疾病的人员参加,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事故的发生。
(二)街道防汛指挥部接到险情事故报告后,值班人员应立即向带班领导报告,并要通知相关人员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抢救。
同时,做好抢险的准备、记录、协调、通讯联络等工作。
(三)带班领导在接到汛情报告后,应迅速赶到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根据现场报告提出紧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办公室人员落实实施。
(四)街道防汛指挥部值班人员,根据街道和防汛指挥部领导的指示,向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通报汛情情况,要求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五)街道防汛指挥部带班领导在确认现场情况后,有权调用现场各社区(村)和街道单位的防汛人员、车辆、设备器械。
(六)根据汛情发展情况,有可能酿成大的灾害的,应及时成立防汛现场抢救指挥部,由指挥部总指挥主持召开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人员及有关成员的紧急会议,提出处置方案,组织落实抢救工作。
有关单位、人员应服从指挥部的调动。
(七)发生汛情面积较大,损失较严重,灾后街道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赴现场进行调查,并提出详细的调查报告上报县防汛指挥部。
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复、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