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和爱】
初中生正处在渴望独立和迷茫中,一心想着成为小小的大人,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各种束缚。
这时候教师和家长既要给他们适度地空间,同时也需要深切的关爱和陪伴。
陪伴和爱,是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3
一、社会方面。
长期以来,社会上有这么一种倾向,即认为中小学生只有进重点中学、进大学才是的出路,考上重点中学,才有机会进入重点大学,这才是人才。
这无形中给中小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学校方面。
虽然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但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因此社会及家长仍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好与坏。
这就必然造成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单调的教育方式方法,使学生心理上承受着过重的心理负荷。
三、家庭方面。
一是家长盲目攀比,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了升学不惜一切代价。
如请家教、上补习班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二是家长期望值过高,做出偏激行为,如考不好就训斥,甚至打骂,缺少关爱。
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四、自身认知方面。
由于以上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而自己又缺乏意志和自信,加上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的问题,把考试成绩看得过重,认为只有考试成绩好才有希望,否则就低人一等。
因而害怕失败,偶然失误,便自怨自咎、悲观失望,从而形成自卑心理。
五、人格方面的问题。
由于中小学生身心在迅速、急剧地变化,一旦减弱或失去对环境的协调能力,就会表现出懦弱、胆怯、自卑、莫名的烦恼、心胸狭隘、多愁善感、情绪低落、容易感情用事、偏执、冷漠古板、怯于交往等人格方面的问题。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4
1、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怎么办?
(1)对照检查法。
对照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第一: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即不会感到有某种莫名的或对大多数人都不构成危险的事物对自己造成威胁。
第二: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恰当的估计。
即人们常说的有“自知之明”。
第三:生活目标和理想切合实际,而非有过高的或脱离实际的生活目标。
第四: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而非沉湎于空想或自我封闭。
第五: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悦纳自己。
第六: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而非固执、刻板。
第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非独来独往,我行我素。
第八:能适度的宣泄情绪与控制情绪,而非任意冲动或苦行僧式的压抑。
第九: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充分地发挥个性,而非盲从和随波逐流。
第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会处理好集体的个人的关系。
进行自我检查,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
(2)测量法。
一些心理测量方法可以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大致的判断。
你可以找心理老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