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在发电的过程中会消耗许多能源,这样就会提高电厂的运行成本。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已出台相应的政策与规定,确保发电厂的运行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使电厂能够融入节能环保要求,保证运行工作达到相关标准。
电厂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要求与相关规定,对现有的发电模式进行改进。
通过这种方式,还能进一步完善电力系统的功能,使能源消耗问题得到显著缓解,还能促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电厂需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应用崭新的材料,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由于大部分电厂所使用的能源利属于不可再生类型,因此,要积极开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扩大应用范围,以缓解能源危机所带来的弊端。
要加强对风能和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降低电厂的运行成本,达到有效的节能降耗目的。
发电厂节能降耗金点子篇4
作为大型燃煤发电企业,一次能源消耗量和生产废弃物产生量巨大,公司一直秉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企业与社会经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将节能环保工作视为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加强管理,改善营运,实施技术改造,废物开发利用,实现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目标,不断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为了节能降耗,****发电厂节能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⑴、输煤皮带采用满负荷间断运行方式,减少皮带运行时间,降低输煤单耗,节约厂用电;近期将试验各运行机组同时上煤至煤仓高煤位,同时间断补充煤量方式,改变以前皮带轮流给各运行机组上煤方式,进一步减少皮带运行时间,如果皮带运行时间减少10%,每年可节省厂用电10万度左右。
⑵、机组启动鼓励采用邻炉供蒸汽驱动汽泵给锅炉上水,减少电泵运行时间,减少厂用电。
一次冷态启动从锅炉上水到汽泵投运,电泵退出系统备用,电泵大概运行10小时,耗电5万度,热态启动和温态启动电泵运行时间稍短,改为邻炉供蒸汽驱动汽泵后,每年启动可节约厂用电超过80万度。
⑶、在负荷较低或气温低的时候,采用同一单元两台机组共用三台循环水泵或一机一泵供循环水方式,减少运行的循环水泵台数,因为循环水泵功率较大,少运行一台循环水泵每天可节省厂用电3.4万度左右,而且循环水泵是长期运行设备,减少运行的循环水泵台数节电效果非常显著。
近期计划对循环水进行扩大单元制改造,使全厂一期四台机组循环水互相联通,充分利用泵的出力,进一步减少运行的循环水泵台数。
在进行经济性评价后再考虑是否对部分循环水泵进行变频改造,进一步节省厂用电。
⑷、进行锅炉燃烧调整及制粉系统出力试验,提高锅炉效率,降低制粉单耗,节省厂用电,降低机组煤耗。
目前该试验在#3机组试验成功,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可以少运行一套制粉系统,每天可节省厂用电2.9万度左右,降低该机组厂用电率约0.5个百分点,降低该机组供电标准煤耗约1.8克标煤/千瓦时,总结经验后将在其它机组上推广。
⑸、机组进行滑压运行试验。
从2005年下半年我厂机组开始进行锅炉跟随方式下的滑压运行,汽机进汽调节方式由单阀方式改变为顺序阀方式,由于汽机采用顺序阀控制进汽量可以减少进汽机构的节流损失,降低机组热耗率,从而提高汽机效率。
虽然在不同负荷下锅炉没有完全运行在最经济参数下,也起到显著的降耗效果,例如大修后热力性能试验表明:#1机组在300MW工况,汽机采用顺序阀控制时煤耗比单阀控制降低4.85 g/Kwh;#2机组在210MW工况,汽机采用顺序阀控制时煤耗比单阀控制降低1.67 g/Kwh。
目前我厂#3机组正在进行协调控制方式下的滑压运行试验,力求在不同负荷下机炉均运行在最经济参数下,进一步提高机炉效率,降低机组煤耗。
⑹、汽机进行汽封改造,减小端部汽封漏汽和级间漏汽,提高汽机效率,降低机组煤耗。
⑺、锅炉进行无油点火改造,节约机组启动、助燃用油。
2006年1月我厂#4炉完成等离子点火改造,投运后节油效果显著,一次冷态启动可节油50-60吨。
在低谷调峰时,我厂尽量降低#4机组负荷,投运等离子稳燃,其它机组保持较高负荷,既保证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又降低了其它机组低负荷助燃用油量。
在相对其它机组调峰幅度更大、时间更长的情况下,2006年#4炉总用油量比其它机组平均少用414吨,节约成本约200万元。
⑻、定期对机组进行热力试验,分析、诊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技改、维护措施或对相应的系统进行运行优化,提高效率。
⑼、实现能损在线监测系统与SIS系统的信息共享,充分利用能损系统,做好经济运行指导工作。
⑽、在全厂开展劳动竞赛、小指标竞赛等活动,提高生产人员积极性,加强调整,改善各项运行指标,达到降低厂用电率和煤耗的目的。
⑾、实行机组点检制,科学安排机组等级检修,提高机组运行、备用小时,降低机组检修次数,减小维护成本。
发电厂节能降耗金点子篇5
1、目的
为公司节约能源控制成本提出管理要求,以追求环境管理效益,降低资源浪费。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本公司的水、电等能源消耗的过程。
3、引用文件
本制度采用GB/T24001-2004中给出的术语和定义。
《环境手册Q/SDZG 16.1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