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经费保障
游泳馆建立处理突发事件的物资储备。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用储备物资,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
8.5通信保障
救治队伍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通信设备(对讲机)
9、后期处置
溺水事故结束后,公司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对溺水事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上报公司领导和上一级集团领导。
10、奖惩
对参加突发溺水事故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联合表彰;对发生事故置之不理,处理不当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处分。
游泳池应急预案和措施5
一、目的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建立泳池的应急机制,提高处理泳池突发事件的能力,迅速有序的地组织施救行动,控制突发事件的扩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泳客的安全,为泳客提供安全、文明、舒适、卫生的运动场所,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部门负责人领导,预防为主,防应结合,统一指挥,救生员参与,医院救治的原则。
三、成立急救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急救小组成员根据救生员职责,发挥相应作用,由本岗救生员担任,承担泳池在突发事件时的执勤汇报、协助、抢救、保障等工作;
四、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程序:
1、天气变化的应急措施:
(1)及时收集天气预报信息,天气可能会发生变化时(如:暴雨,闪电,打雷及能见度过低等不利于泳池开放的天气),游泳池领班或救生员应第一时间上报副组长,由副组长请示组长后,视情况决定是否暂停开放。
(2)在泳池开放时间内天气突变时,如上述天气情况,游泳池领班或救生员可立即要求正在游泳的泳客上岸,并安排泳客到安全的位置,同时,通知副组长,听从副组长的安排。
2、水质变化的应急措施:
(1)发现现泳客患有游泳池规定严禁游泳的病情患者时,游泳池领班或救生员应立即要求病患者和所有泳客上岸,并立即报告给副组长,由副组长请示组长后并联系疾病防控中心检测水质,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暂停开放。
(2)检查到有儿童在儿童池小便、排粪便的,应立即阻止其行为,如水中已有粪便,领班或救生员应立即将儿童池的水排干,经过消毒后方能重新注水开放,并确认其家长及住址、联系电话等情况,立即上报副组长,由副组长与该儿童的家长做思想工作,对游泳池池水、清洁人工或由此发生的相关费用须由其支付。
3、泳客超过游泳池容量的应急措施:
游泳池必须严格控制每场人员容量,不得超员售票。按人均水域面积不得低于2.5平方米,根据各游泳池测算,达到人员容量时领班或救生员立即停止售票入场,并将情况上报副组长。
4、溺水事故的应急措施:
(1)当救生员、管理员所负责区域内发现溺水险情,立即发出紧急信号(长哨音),并实施救援。
(2)另一侧救生员立即通知会所前台拨打120报警,同时协助实救或补位。
(3)当事救生员立即将溺水者施救上岸,并实施现场急救(CPR),待救护车到后送往医院。
(4)现场管理员应监控现场,疏导泳客、指挥抢救并同时通知会所前台或其它岗位人员接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并向领导报告。
(5)一旦发生溺水事故,组长、副组长必须亲临现场,亲自组织指挥抢救,把伤害程度控制至最低,至少安排两位主力救生员,必须做好保证自身安全的措施,进而抢救溺水者。情况严重者,由组长或副组长联系社区医生或拨打120求救,并布置好现场的工作秩序,避免因混乱而再次出现溺水事件,在抢救过程中,救生员必须一直进行施救,直至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做好交接工作,并协助做好救护工作;
(6)在医务人员来到之前,救生员无资格判断溺者是否死亡,即使不再有任何生命征兆,但仍然有抢救希望,不能停止对溺者的救护;救生员在现场,给溺水者做人工呼吸及心肺复苏,直到溺水者苏醒或者医生到达现场。
(7)溺水者为儿童的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其家长。
(8)如果发现溺水者死亡,必须马上如实地向副组长及组长报告,组长向公司总经理报告死亡情况,请示公司有关部门做好后期事故处理。
(9)发生溺水事件后,当值人员第一时间要报告直接上司,由直接上司再逐级上报公司领导,形成应急汇报制度。重大情况须上报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或项目最高领导小组对社会(如体育局、媒体、社区业主等)进行事情公布与解释。
(10)泳池管理人员做好突发事件记录。部门负责人填写《特殊事件报告》,逐级上报。
5、泳客受伤应急措施
(1)每个游泳池内应备有急救箱,箱内应装备有急救时所必需的医药用品与器材。每月定期及时检查及补充医药用品及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