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消毒隔离基本常识和流程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消毒隔离基本常识和流程1
一、医院消毒防控基本知识
1.病人分类
医院应以病情严重、病原体易传播、严格隔离等因素为考量,在医院内对不同类型病人区分处理。病人可分为一般患者、感染病例、密切接触者等类型。医院应按照规定对不同类型病人进行严格留观、隔离处理。
2.消毒等级
医院内消毒的等级可分为三级,根据被消毒物品的类型和污染程度、可以接触人员的类型、接触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类。一级消毒主要是对于非传染性疾病治疗室、内科病房、辅助检查手术室等区域的消毒;二级消毒主要是对于外科手术室、急诊抢救室等高危隔离区域进行消毒;三级消毒则是对生化实验室、某些特殊手术室等进行消毒。
3.消毒方法
消毒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消毒方式主要包括紫外线消毒、气体消毒、蒸汽消毒等。不同的消毒方式应用于不同的消毒对象,以达到最佳消毒效果。
二、医用器械消毒
医院内设有多种工具和设备,如器械消毒等,需进行持久、有效的注重物标记。针对医用器械等消毒环节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卫计委统一制定了消毒规范,所有医院应当按照规范进行消毒。
1.题库管理
主要针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管理,保证医疗器械安全可靠、持久有效。
2.通气防疫
对于含有垫片、缓冲材料的医用器械,则需进行通气消毒:将含有垫片和缓冲材料的器具、玻璃制品等进行分解,在通气消毒器中进行消毒。
三、医院环境消毒
医院环境消毒主要是针对医院内环境进行消毒,保持医院整洁和生活环境健康、洁净。对于病毒传播较快的COVID-19病毒,消毒工作尤为重要。
1.消毒仪器管理
消毒仪器的管理应当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同时需要针对消毒仪器进行定期的检测、消毒操作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管理。
2.医院内环境消毒
对于医院内环境消毒,应当根据消毒对象、需消毒强度、消毒效果等要求,选择不同的消毒化学药剂和消毒器具。并在消毒时一定要根据正确消毒流程和消毒药剂配方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效果。
综上所述,医院消毒工作是防止疫情和传染病爆发的重要环节点。医院需要按照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严格进行消毒隔离工作,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消毒隔离基本常识和流程2
(一)一般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1.医务人员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规定,并且要求医务人员上班期间衣帽整齐,戴口罩。
2.严格执行门诊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引导病人到专门就诊区域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并做好登记。
3.医生接诊每位患者前后要认真洗手,做好手的消毒,必要时使用一次性的手套,一人一换,但不能代替洗手。
4.候诊室及就诊区域保持良好的通风,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地面、诊查床及桌椅等物体表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消毒,必要时随时消毒。
5.凡是给病人用的器械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给他人使用,
6.病人用过的诊疗器械应该及时消毒处理;如: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30分后擦干备用。
7.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完后应投掷到医疗废物袋中集中处置,并做好交接登记。
8.发现传染病病人,立即送感染性疾病科或联系转院,防止交叉感染;对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详细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上报感染管理科。
9.病人离开后应将其接触的物品和病人的分泌物、血液、体液等排泄物及污染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品应彻底消毒后弃去,实施无害化处理。
10.肠道病人有专用厕所,并有专人进行消毒处理。
11.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在观察室隔离;传染病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医务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并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并洗手。
12.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2次,地面,床头桌、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抹布要专用,清洗消毒后晾干备用。
13.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14.加强健康教育,做好传染病知识的宣教工作。
(二)传染病分类隔离措施
1.呼吸道隔离:除上述一般隔离措施外,相同病种可同住一室,床间距至少2M;痰具每日消毒;病室每日通风至少3次;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2次;保持适宜的室温、湿度;医务人员做好标准预防,加强手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