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禁止将穿透物拔除,应立即将伤员连同穿透物一起送往急诊室处置。迅速给予静脉补液,补充血容量。
(2)事故控制
1)现场负责人根据事故情形,对事故现场进行观察、分析或测定,确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变化趋势等。
2)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向相关部门或人员发出预警信息,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事故情况。调集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资源,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3)根据事故影响范围,建立应急处置现场警戒区域,实行交通管制,维护现场秩序。对事故可能波及范围内的相关人员进行疏散、转移和安置。
4)根据事故变化趋势,按照应急预案和现场指挥部要求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和处理。
(3)现场恢复
应急结束后,应立即安排清理事故现场,经医院综合部等部门验收后,方可由院长命令恢复停止运营的相关部门的工作。
1.13事故报告
(1)报警负责人
报警负责人是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不能报警时,现场工作人员可直接报警。
(2)报警电话
应急救援办公室24小时值班电话:**-**.,
(3)上级有关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的联系方式
上级有关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的联系方式见附件。
(4)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报告内容
现场报警应及时、准确、实事求是,主要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性质、时间、地点、灾区人数,危害程度及现状等,便于指挥部能及时准确掌握相关信息。
4注意事项
1.2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1)选择防护用品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2)佩戴防护用品的人员在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确认其使用范围、有效期限等内容,熟悉其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3)防护用品应有专人管理,负责维护保养。
1.3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用于抢险救援的器材应配备齐全,并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况。
1.4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救援时,应保持头脑清醒,不得盲目行动,针对事故性质、类型、特征等进行分析,启动相应预案。
(2)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专业或兼职救援人员,应根据伤害事故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3)严格控制进入事故现场人员的数量,非专业救护人员不得进入事故现场。
(4)救援人员必须认真按救援方案和救护安全措施执行,确保自身安全。
(5)在事故救援中,现场指挥部安排专人,负责记录事故抢险方案的执行情况和事故救援等情况。
(6)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强化事故现场安全措施落实,防止二次事故和次生灾害事故发生。
1.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1)根据事故大小确定需要的救援力量和装备器材。
(2)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制定救援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1.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
①当事故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事故的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
②及时将事故发生、上报、抢救以及相关物证等资料移交事故调查处理小组。
③应急结束后,事故单位应及时将事故发生的经过、初步原因分析、抢救过程、伤亡情况、经济损失以及必要的基础信息按规定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④事故抢险结束后,由应急指挥部写出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对应急预案的启动、决策、指挥、抢险救援和后勤保隙等全过程进行评估,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