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价
应用问卷调查、学生作业、学生成长册填写或个别征求意见等调查方式,师生对话等交流方式进行。
要求评价前应让学生了解评价目的、内容、过程、程序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评价工具,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讲真话、实话,适当顾及学生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不同接纳程度,以大多数学生的意见为准。
学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2
为了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自我修正,自我完善,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为了能用客观的标准,科学的方法,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价值判断,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向着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继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倡有效教学,大力推进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管理效能,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
二、评价对象
全体在职在岗教师。
三、组织管理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中层干部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为委员的评价领导组。
具体领导、组织教师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评价目的和原则
1目的:用新的教育观念评价,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帮助全体教师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原则;(1)全面性原则,既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也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提高,既要评估教师的工作业绩,又要重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既要体现教师的群体协作,共性发展,又要尊重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个体差异。
(2)发展性原则,必须关注教师发展的要求,将教师的参与、变化和发展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评价过程成为全体教师主动、终身发展提高的过程。
也成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
(3)多元性原则,评价主体要多元化,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建立以教师自评为准,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多向沟通的教师评价机制;评价方法,途径多样化,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岗位工作评价方式,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4)可行性原则,既体现评价目标的共性要求,又考虑到地域环境和学校条件的差异,探索利于教师自评和他评的评价方法。
五、评价内容和标准:
(一)评价内容: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重点考评价内容工作实绩。
德:是指政治、思想、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的表现。
能:是指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及实际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勤:是指工作态度,勤奋敬业及出缺勤情况。
绩:是指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贡献。
(二)、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以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质量、工作任务及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为基本依据。
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模范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精通本职工作业务,工作勤奋,有改革创新精神,教育教学工作效果显著,成绩突出。
合格:自觉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或比较熟悉本职业务,工作积极,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基本合格:政治、业务素质一般,工作能力较弱,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某些不足,工作中有失误,但未造成严重后果。
不合格:政治业务素质较差,难以适应工作要求或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造成严重失误。
六、评价方式和途径
1、教师自评
应用自评量表、教学反思、阶段性工作总结、个案分析等自我反思方式,与可比对象比较,要求能经常地反思,自觉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客观地分析别人的评价意见,确定自我发展目标,实际可持续性发展。
2、同事互评
应用教学案例分析和研讨、说课、听课与评课、述职测评等交流方式,调查问卷或互评量表等调查方式进行,要求建立教师教学个案研究制度,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互评,互评应持真诚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形成团结氛围,促进共同成长。
3、领导评价
应用面谈、座谈会、评课或教师述职等交流方式,日常观察、常规检查记录等调查方式进行,要求领导评价时要实事求是,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关注教师个体差异和工作特点,体现关怀,注重发现教师的闪光点和进步,帮助教师树立自信心,实现自我发展。
4、学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