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备课并编写教案,教案符合备课基本要求,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设计有自己的特色,突出专题研究,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评分细则由学科组或专业组制定,教务处备查。
3、上课。
遵守课堂常规管理制度。
上课有教案,并按照教案的设计思路上课,落实专题研究方案。
课堂秩序好,学生兴趣浓。
以随机抽查为准,若课堂上打瞌睡的人数达5人次以上视为教学失误,每次扣2分;若课堂上打瞌睡的人数超过10人次以上视为严重教学失误,每次扣5分。
4、课堂评价。
各学科认真落实学科课堂评价标准,达到良好或c级以上等级。
(90-100分为A级,80-89分为B级,60-79分为C级,60分以下为D级)以随机听课评价为准,按实得分的20%计算。
5、作业辅导。
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学科要求处理作业,辅导学生学习,因材施法,特色。
鲜明,突出实效。
评分细则由专业(学科)组制定,期中期末教务处抽查。
6、除期中期末考试外各学科每期至少自主组织考试2次,每缺一次扣2分。
(二)终结性评价
1、自评(10%):
评价内容与细则见教师教学工作自评表
2、互评(60%)
(1)组评:以学科组或专业组阶段性评价为依据,求月平均值,乘权重赋分(30%)。
(2)、质量监控评价(20%)
评价要素有:教学进度(5%)平常检测(5%),考核评定(20%),
教学进度:学期初拟定有课程目标计划,并按课程目标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期末有工作总结,以其完成率乘权重值赋分。
计划与总结每缺一项扣除1分。
检测。
教师按要求及时进行平常检测,客观分析成因,及时查漏补缺,检测资料齐全。
每一单元有测试(高考班以月考为准),按教学计划每缺一次扣1分。
考核。
严格按要求进行期末考核,严肃考风考纪,操作规范,登统准确,试卷分析科学,成绩良好。
评价指标:文化课,职高班取班级前25名,高考班取班级前30名,计算人均分。
按差量考核原则计算分值。
计算方法为:△=1+(p1+p2)÷2。
(p1=班级单科人均分—班级学科平均分)/班级学科平均分,p2=(班级单科人均分—年级学科平均分)/年级学科平均分),再按权重赋分;技能课,按达标率90%(对口高考合格率达40%以证为准),优秀率35%为合格,按完成率计算分值。
其它非文字课以学生评价按权重赋分。
(3)教学研究(10%)
评价要素有:课题研究(5%),教学成果(5%)。
课题研究:教师要围绕自己的教学实际申报课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并在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学生满意度在60%以上。
教学成果: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的总结,每学期都要有教学论文、经验、案例、录像课、课件等形式的成果,至少一篇,否则为0分。
若获州级以上奖励或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则按等次依次递增0.5分。
每期多篇只按最高等次记一次,不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