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8篇
大小:30.03KB 6页 发布时间: 2023-07-12 16:15:54 4.79k 3.9k

(2)迅速向公共卫生院感科报告。

(3)公共卫生院感科应迅速认识患者状况、发生职业裸露的经过,指导医务人员填写职业裸露登记表。

(4)对职业裸露者做好传染风险评估,作相应的药物预防及追踪检查。

(5)对发生职业裸露风险较大等状况,在诊治前对付患者进行相关检测。

(6)如为艾滋病病毒职业裸露,公共卫生院感科应即向分管院长及市疾控中心报告,由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查与治疗指导。

七、公共卫生院感科依据受伤害状况,确立职业裸露级别,进行传染风险评估,实行预防用药方案;做好血液相关抗体监测;并做好随访追踪工作。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篇4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不断转变,原有的一些关于职业暴露的有关规章制度及其防护方式、方法已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医疗服务的需要,加之大剂量抗生素滥用所致的细菌、病毒变异而带来的危害不断加大,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

感染科医务人员处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中,职业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是因职业关系而致职业感染率最高的群体。因此,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新的防护对策刻不容缓。医务人员在加强科技防护措施的同时,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熟练掌握自我防护技能以及应急处置的能力尤为重要。

1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1.1自我防护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对传染性疾病知识的欠缺,对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模糊不清,对新生传染病如非典型性肺炎(SARS)的认识不足,或者是长期接触传染性疾病患者,自认为接种过疫苗,产生了抗体,况且长久以来自身的健康状况也未见改变,产生了麻痹思想,从而造成了防护意识淡薄。

1.2防护呼吸、消化系统传染病的危害面临新的课题:众所周知,呼吸及消化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手和飞沫、人畜粪便以及带菌尘埃来完成的,如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肝炎、肺结核以及非典型性肺炎等。据调查报道,国外医护人员所患职业病中,感染科所占比例较高,瑞典约占10%,德国约占33%,法国更足接近40%。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状况堪忧,不仅容易造成医患间交叉感染,而且更增加了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概率。据上海瑞金医院调查数据显示,在对几家医院500多名医护人员调查中发现,仅有41%的护士和16%的医生,每天能按操作流程规范洗手,而有34%的医生和20%的护士在洗手后习惯性地在工作服上擦干。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传统的防护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变异的病毒、病菌侵扰。2003年春季暴发的非典型性肺炎就为我们的防护工作敲响了警钟!给我们的职业暴露带来了新的防护课题。

1.3血液感染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的艾滋病(AIDS)、梅毒以及病毒性肝炎等都会通过血液传播。当前,随着静脉给药范围的不断扩大,职业暴露的感染问题日益突出。据曹桂林等3人对235名医护人员锐器伤原因调查显示:医护人员针剌伤分别是34.5%和96.0%,护士1年内受伤3~4次的高达35.71%,5次以上的占4.8l%。感染科医护人员也同样有很高的皮肤损伤率,属于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存在着极大的职业风险。

1.4化学消毒制剂的危害不可小视:医院病房是病原微生物聚居最多、种类最全的地方,感染科病房尤为突出。这就无法避免地要大量使用高浓度的消毒剂来杀灭这些病菌,而大剂量高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如甲醛、过氧乙酸、次氯酸钠消毒剂、含氯消毒剂等,都可造成空气污染,对皮肤、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眼部软组织,甚至神经系统都有损害,极易造成溃疡等变态应激反应,更有甚者造成肝肺损伤,因此,化学消毒剂的危害也不可小视。

1.5世俗偏见所致精神压力大,心理问题突出:由于科普知识缺乏广泛宣传,人们对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不甚了解,加之新闻单位对传染病的片面渲染,导致了大众人群对传染病的心理恐慌,谈“虎”色变,惟恐避之不及,这就难免波及到与传染病患者朝夕相处的临床医护人员,社会交往活动中受到躲避性歧视也就不足为奇了。据一项问卷显示:90%以上的感染科医护人员因此而影响了对伴侣的选择,70%以上曾受到过躲避性歧视,以致于在遇到挫折和一些负面情绪时,很难找到倾诉对象,不能及时得到宣泄,情感得不到抚慰,长期的悲观和恐惧心理,造成他们精神抑郁,内分泌失调,严重影响了感染科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2职业暴露的危害

从前面所谈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来分析,我们不难断定,有相当多感染科医护人员的传染性疾病是与职业暴露密不可分的。在2003年的抗击“SARS”中有许多医护人员由此落下终身残疾,更有医护人员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感天动地,但我们更应该从中感悟到职业暴露防护对策的至关重要,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艾滋病等传染病早已不局限在特殊人群中传播;而且各类传染病都有一定的潜伏期,很多传染病患者在潜伏期都有潜在的传播能力,而艾滋病感染者从初期至终生都可传播病毒。据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CDC)报道,截止2000年底,美国医护人员中已有包括24名护士在内的57人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毒,其中皮肤刺伤造成的感染48人,占84.2%。截止2002年我国累计报告医护人员的HIV职业暴露100名,在北京1所收治HIV/AIDS的医院,有22.73%的医护人员发生了职业暴露。另据调查数据显示:临床医护人员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率为2.7%,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10.7%,都高于非临床组。由此可知,较之急性暴发的传染病来讲,隐性期传播的传染病造成的危害后果更加严重。

3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

3.1建立完善的职业安全防护管理体系,并做好监督执行工作: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制定各项职业安全防护的法律、法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医院要加大感染监控部门的监督和执行力度,定期检查、随时抽查、科室自查,使各项规章制度得到充分落实。建立监控档案,把执行情况纳入到科室管理的考核及评先选优、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制度中。

3.2做好岗前培训和在职人员的轮训工作:每一位新上岗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医生、护士、护理员,还是清洁人员都要接受岗前培训,针对不同的工作性质,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方式,内容包括:掌握一般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认知工作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懂得安全、正确的操作程序;熟悉意外发生后的应急防护措施,比如使用过的针头不能将护帽回套,避免刺伤;接触高浓度消毒剂时,要戴一定厚度的口罩、帽子、手套和穿上密闭的工作鞋;定时室内通风;要按科学方法配置消毒液;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迅速有效处置等。建立健全职业防护的培训档案,并住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补充和完善。在职业安全防护方面如有新技能和新进展,要组织每一位工作人员培训,做到温故而知新。

3.3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科技防护能力,开展国际、国内医疗交流合作:广泛学习国际、国内先进医院的职业防护管理经验,做好互访、考察和经验交流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改造或引进先进的科技防护设施、设备,如护士站、治疗室和卫生间的水龙头全部更换成感应式开关、感应式给皂器、配备手部烘干机或一次性擦手纸巾,建立健全既方便医疗,又能有效隔离防护的特殊患者隔离室,为医务人员配备喷淋洗浴设施。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医疗防护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标准化的防护保障体系,做到硬件设施到位,防护用品充足,规章制度充分落实,为感染科医护人员创造一个安全、健康、整洁的工作环境。

3.4加大传染性疾病知识的科普宣传:在医院门诊大厅、病房的楼梯廊道等显著位置,悬挂通俗易懂的相关科普知识宣传板和有关职业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及有关的防护政策法规,即便是洗手池等地方,也要设置关于如何正确洗手的警示标志,在此基础上,还要深入学校、机关、厂矿、田间开展专题宣讲或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做好科普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传染病,充分了解并掌握一些传染病的基本防控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3.5给予感染科医务人员充分的人文关怀:医院管理者对感染科医护人员在奖励机制上要给予相位的政策倾斜,如奖金分配、职称评定、带薪休假等。定期给感染科医护人员做好乙型肝炎、甲型肝炎、麻疹等疫苗接种工作,配齐充足专业防护用品,建立医护人员的健康档案,定期体检,掌握近期是否有职业暴露,动态追踪观察监控,做到发现及时,处置措施得当。在保障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同时,要帮助其切实解决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还要做好心理咨询疏导工作,帮助教育他们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在身心健康上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篇5

(一)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l、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二)标准预防的措施

l、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其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摘除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

2、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3、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

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和适当消毒。

5、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黏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6、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

7、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8、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三)医护人员的防护要求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