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具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帐》、《教学仪器设备明细帐》、《教学仪器设备添置流水帐》、《教学仪器设备报废帐》等管理帐册。
在帐务管理中,应做到“记帐及时、流程规范、准确无误”。
添置、报损器材、设备应在相应的帐册表格中反映。
⒊器材、设备的存放应分门别类,科学有序,排列整齐,定橱定位。
器材室应配备消防灭火器材。
日常保管应注意做好防尘、防火、防潮、防霉、防腐蚀、防变形、防碎裂等。
⒋器材的借还必须有借还手续。
除教学需要外不得随意将器材、设备外借。
如确需借出,管理人员要及时催还,如发现有损坏或遗失,应由借用人负责修复或赔偿。
⒌指导师生正确使用并教育学生爱护各种器材、设施。
在使用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器械时,体育教师要在旁保护。
⒍认真做好各类器材、设施的除锈、润滑等日常保养维修工作,及时清理跑道及器械上的异物,保持常用器材、设备完好无损。
⒎对户外器材、设施等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体育器材负责人每月至少一次对户外体育器材进行检测与维修,如进行接头、螺丝是否松动、焊接是否牢固、查看锈蚀程度等为内容的安全检查,并在检查后填写《体育器材维修记录》等。
⒏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室内必须备有防火(灭火器)、防盗(防盗门窗)等设备。
每天下班前应断电,并及时关好门窗。
体育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5
一、加强安全教育。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中,对学生进行思想、运动常识、生理卫生和运动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造成运动伤害的原因、后果和预防措施,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时遵守纪律、思想集中、严肃认真、掌握科学锻炼方法。
二、加强运动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工作。
要使学生知道每一项运动动作的技术要领,懂得锻炼和保护的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和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师应耐心地指导学生练习,并多做示范动作。
教师要加强运动安全保护,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的能力。
三、加强教学组织。
严格活动纪律,严格规定运动程序,克服体育活动中打闹、涣散的现象。
四、对于有病与体弱的学生,指导他们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保健课),增强体质,提高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体育场地和器材等设施应符合体育活动安全和体育卫生标准要求,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
体育教师和体育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合理划分运动场地,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进行何种运动项目和运动场地管理的秩序和制度。
场地、设备应注意经常检查,及时修理,消除隐患。
六、进行铅球、链球、铁饼等投掷运动时,特别要加强组织、严格纪律、认真保护。
七、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衣着应符合安全要求,一般要求穿运动服和无跟软底鞋。
衣服要宽松,不应穿带有口袋的制服,身上不要佩带任何金属物质或硬质物体等。
八、课内外体育活动要严密组织,严格纪律。
体育设施必须安装牢固。
学生不得攀爬有关体育设施,如:篮球架、护栏等。
体育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6
一、学校要对教室,运动场地,体育教学设施器材,教学实验用器材及教学场地和公共场地的桌椅,门窗,护栏,宣传橱窗,照明设施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尤其是汛期要对教室,宿舍及其他建筑进行日巡视,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严防发生事故。
二、体育运动教学危险的运动场地和器械要有警示标志,比赛必须向学生进行运动安全常识教育,告知具有哪些体质和疾病的学生不能参加运动.有特异体质或疾病的学生,教师视其身体状况可拒绝参加体育运动。
三、体育场地、器材的安全与保护
(1)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是学校的财产,要合理分配和使用;做到人人爱护、人人保护公有财产和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