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睡觉前点蚊香。
②涂抹避蚊剂。
③有条件灾区安上纱门纱窗或使用蚊帐。
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方案篇4
为进一步做好我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灾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参照山东省卫健委《山东省第9号台风“利奇马”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指南》,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在前期做好淤泥和垃圾清理工作的同时,大力加强卫生防疫,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疾病防控工作目标。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生活饮用水监测工作
指导集中式和分散式饮用水消毒处理。
(二)开展清淤和环境整治
指导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清理室内外环境,排除积水,填平坑洼,铲除杂草,疏通沟渠,修复厕所和其他卫生设施,彻底处理人畜粪便、腐烂植物和动物尸体,清除蚊蝇孳生地。
(三)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坚持“先进行清淤、后实施消杀灭”的原则,分阶段分层次科学实施消毒、杀虫、灭鼠。一是要抓重点,对重点部位如灾民临时安置点、厕所等人员活动场所进行消毒。二是要讲科学,每个村要设置消毒药品配制供应点,将漂白粉配成澄清液后分发使用,对基层干部、群众培训后开展消毒工作。三是要分阶段,即先清淤、后消毒、再灭虫。四是要与灭鼠工作相结合,防止鼠传疾病发生。
(四)加强灾民临时安置点的卫生管理
加强临时安置点环境卫生指导管理,加强医学巡查,为转移人员开展医疗服务,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
(五)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
每日上报《应急响应期间传染病症状监测日报表》和《灾后卫生防疫工作调度表》。实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确定专人负责,每日下午4点前,将前24小时内的疫情上报。做好重点传染病的疫情分析与预测预报工作,主动搜索疫情,加强发热、腹泻等症状监测,一旦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立即上报,并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或疫情的扩散蔓延。
(六)大力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
组织多种形式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宣传灾后食品安全、饮水卫生知识。教育灾区广大群众不饮用生水,食物要煮熟煮烂,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和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自身防病能力。
(七)加强医疗救治工作
要开通绿色通道,积极为受灾群众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加强灾后的医疗救治工作。
三、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成立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保障组,卫生应急组、卫生防疫组、卫生监督组、健康教育组(见附件1)。
(二)要切实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将救灾防病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排除各种干扰,全身心投入到救灾防疫工作中去,切实履行职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认真学习灾后防病核心信息,确保灾后无重大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发生。
(三)充分发挥乡村医生作用。自下而上摸清灾情和疫情,向广大村民宣传防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致全区人民的一封信(见附件2),将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纳入本年度乡村医生工作考核。
(四)加强上下左右的沟通协作。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必须相互沟通,团结协作,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汇报、沟通、研究解决,共同完成救灾防病任务。
(五)要做好消杀药械等物资的供应和后勤保障工作。
(六)严格信息报送制度。坚持每日上报和重大情况及时上报。
(七)严格救灾防疫工作纪律。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遵守救灾防疫工作纪律。对因工作不负责任、敷衍了事、推诿扯皮、落实不力等造成传染病暴发流行和重大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单位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必须严肃处理。
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方案篇5
一、编制背景
为有效开展城区内洪涝灾害发生后的卫生防疫工作,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有关卫生防疫技术指南,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区人民灾后卫生防疫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卫生防疫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我区可能发生的内涝灾害做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卫生健康局对区内的内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实施统一指挥,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职责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三)科学决策,分类指导。制定内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方案,科学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组织开展内涝灾害相关培训,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三、工作重点
(一)疾病防治。要重点做好灾后易发生的霍乱、痢疾、伤寒、甲肝、钩体、流行性出血热、乙型脑炎、疟疾等传染病防治工作。
(二)食品卫生。一旦发生内涝灾害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立即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协助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