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目标:
1、能对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产生好奇。
2、通过课堂学习,能对科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引起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训练题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吹乒乓球”的实验。学生不容易把握好气流,会导致想象不明显。这是一个难点。
这样的目标设计,更多的关注学生立足教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认知目标,还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本课我主要采用了主体参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一开始就体验到在科学课的学习中还需要与他人合作,我还增加了小组活动的环节。这两种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新课标提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和《亲历科学》这一课在科学教材中的特殊地位的特点,我采用了情—知互促的教学模式,主要运用了引导—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积极地、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四、材料准备:
本节课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和演示材料,两张纸条、乒乓球自制的漏斗。同时也让学生自制备了一份实验材料。学生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会充满好奇,大大激发他们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
本课作为小学科学的起始课,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创设演示,激发兴趣。
本课一开始,我就借助多媒体播放一首歌曲,,熟悉的歌曲加上配画,在创设情境的同时也引发学生的思考,自然界这么奇妙,到底谁能揭开这些奥妙呢?这时我在告诉他们科学课就会帮我们揭开这一个个“为什么”之谜。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科学的大门,亲历科学。板书课题:《亲历科学》
好的导入,对上好一节课很重要,它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这样导入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屏幕上美丽如画的景色配上歌曲不仅使学生体验美的感受,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引发了思考,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2、提问竞赛,发展兴趣。
出示图片,提问:这些现象大家见过吗?看看小鼠标提出了什么问题,是用什么方式提出的?引导学生感悟怎样提问。提出要求:仔细观察这些现象,你又想到了什么问题,,用“为什么”或“是怎么回事”的方式提出来。写在记录本上。鼓励学生汇报问题。
在学生初步学会了对现象提出问题后,出示图片(电视机),提问:关于电视你产生过那些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找一名成员负责记录,把问题写在记录本上。比一比哪组提的问题多。
在学生讨论、记录后,各小组汇报提的问题数和提出的问题,把各组的问题数写在黑板上,评出优胜小组。
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现象并对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思考的习惯。从小学生有强烈的好胜心入手,用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初步进行了合作训练,增强了集体观念。
3、有趣实验,强化兴趣。
做“吹纸条”的实验。出示纸条提问:如果在两张纸中间吹气,会有什么现象,让学生猜测写在记录本上。出示(记录表),要求每人做3—5次实验,发现实验现象并记录结果。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试着解释,填写记录表后,与同学进行简单交流,这里老师对学生的解释不做对错的评价。如果有学生提出疑问,可告诉他们:在今后科学课的学习中自己就会找到答案,鼓励大家好好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个环节中,“吹纸片”的有趣实验激起了学生的好奇,由老师的引导,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感悟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了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4、尝试探索,巩固知识
带领学生对上面整个实验进行回顾,确定记录内容包括哪几项。布置学生按同样的过程做“吹乒乓球”的实验。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用手轻轻托住,向漏斗内吹气,放开手,看看有什么现象。重点指出吹气时要匀速、连续的用力。
这一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体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不过这个活动有一些难度,如果学生对气流控制不好,不容易发现现象。所以要重点指导怎样吹。在这里我还有一个设想就是可以将气流换成水流,实验时,将漏斗口对准水管,将乒乓球放在漏斗下,用手托住,拧开水龙头,再放手。水流比气流要稳定,可以明显地看到乒乓球在漏斗里不停跳跃。
六、教学预设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改理念作指导,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了科学学习的乐趣。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了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用竞赛方式,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增强集体荣誉感。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而且会深深地爱上科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