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生事故设备的名称、时间、地点,事故现场情况;
(2)事故类型及简要经过;
(3)影响范围;
(4)事故已经造成成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由于延误抢救而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6)应急预案的启动情况;
(7)已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和进展情况;
(8)需报告的其它事项等。立即启动报警电铃,并开展应急预案处理流程.
(四)、爆炸处理
1、总值班室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通知医院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接到汇报后,启动一级响应,立即组织现场自救,并参照有关标准,迅速做出判断,确定报警和相应应急救援级别。如事故较小,不足以启动救援预案,则发出“预警”报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如事故较大,预计单位难以控制,则立即发出“现场应急”报警,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命令,即启动二级响应程序。医院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按照应急救援人员通讯录,迅速通知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及抢险救援人员,与各科室密切配合处理。
2、现场指挥:发生事故后,由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协调人员进行自救互救工作。当采取应急自救、处置措施后仍不能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或出现人员伤亡时,应启动医院急救援预案。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自救。发生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总指挥在组织自救的同时,向上级应急救援组织上报,启动相应应急救援预案。上报基本情况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类型;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伤害程度、涉及范围;事故原因的初步列断: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应急抢救方案、指施和进展情况,必要时附事故现场图。
3、应急处置:现场应急处置应遵循的原则:
(1)救人优先的原则:现场工作人员本着“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原则,首先进行自救,然后进行救助他人;
(2)防止事故扩大,缩小影响范围的原则;
(3)保护救灾人员生命安全的原则;
(4)利于恢复医疗工作的原则;
4、处置措施:
(1)由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统一分工,由总务经理任现场指挥,抢险人员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抢险工具等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将与危险化学品泄漏有关的所有物件迅速关闭或采取堵漏;准备干粉等灭火器随时准备进行灭火,同时设置隔离带以防事故蔓延。
(2)安保部负责维持现场秩序,设立警戒标识,指挥现场人员疏散,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统一安排,保障抢险通道的畅通,杜绝次生事故的发生。
(3)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抢险人员要与消防人员密切配合,不要站立在着火点的下风侧,避免吸入烟气晕倒。
(4)发生室内火灾,进行扑救前,应先打开门窗。若火灾发生在地下室,灭火时还应佩戴防毒面具和氧气呼吸器,避免中毒危险。
5、紧急疏散
(1)当泄漏事故可能对医院内、外人员构成威胁时,由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对事故救援无关人员及可能威胁到附近居民以及相邻的危险化学品进行紧急疏散。
(2)应急救援人员的撤离,医院应急救援人员在发现事故现场出现危险状况时(如贮罐将要爆炸等),应由现场指挥部下达紧急撤离命令,撤离到指定的区域,同时要将撤离的报告马上报告到医院应急救援指挥部。
(3)紧急疏散时应主意: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6、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1)抢险、救援,为确保事故伤害不扩大化,所有抢险救援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好呼吸器、穿好防护服,所使用的工具为防爆工具,在抢险救援时,不得独自行动,作业时严格执行医院的安全管理规定,并高度警觉,服从现场救援指挥部的指令。
(2)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由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
(3)为防止事故扩大,应加大喷洒水量,增大沙土、等吸收入残液的物质使用量,同时将情况上报区主管部门请求增援,事故扩大后,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核定危险浓度区,并相应调整疏散人员的范围。
7、受伤人员的救治
(1)医疗救护组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将受伤人员迅速抬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进行现场救护。
(2)骨折危重人员立即分别进行包扎固定、心肺复苏等院前救护措施后立即转送至相关科室进行抢救。
(3)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及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或送五官科。
(5)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及心脏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或送至相关科室进行抢救。
8、注意事项:
(1)应急抢险救护人员应按规定佩带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器具。
(2)应采购国家指定的专业厂家生产的抢险救援器材,要严格采购、入库。
(3)存放过程及使用前的检验验收关,并按规定使用。
(4)现场自救互救应遵循保护个人安全的原则,防止事故蔓延,降低事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