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敢于给孩子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们多多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通过讨论思辨,既满足了孩子的心理,又有利于孩子知识结构的重建。
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看到孩子们争论的情景。
这里要注意的是当孩子的观点有误有偏颇的情况下,教师千万不要急于干扰,最好是让孩子们自己发现,自己理清解决。
在我刚刚讲过的循环小数一课,出现了这样的一道判断题目: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是循环小数。
有的孩子就认为是对的,有的孩子不知声,有的孩子说是错的。
我就把持有各种观点的学生都叫起来,双方在辩论中得出答案。
那么像这样,在学生彼此的思维碰撞下获得的知识,才有利于学生不断积累学习的体验,享受到自己学习数学的乐趣。
4、现代媒体的运用刺激学生的感官。
这学期上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课,我可以获得多种资源,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有趣化。
孩子们呢,学习的视野宽了,资源丰富了,画面多彩了,关键是学习数学的兴趣高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保证。
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俗话说:教是外因,是条件;学是内因,是根本。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
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数学趣事趣题,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兴趣。
只有先让学生爱数学,喜欢听数学课,才能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和数学素养。
课堂上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在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要保护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
哪怕是不尽完美或者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丝丝甜美。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游戏里体验,从操作中感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任何时候也代替不了学生的“学”,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孔子说:“好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
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才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才能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例如在学习“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这一节课,我先请两个同学甲、乙上台做一个抛掷两枚硬币的游戏,游戏规则是:抛出两个正面——甲得1分,抛出其他结果——乙得1分,先由甲抛掷10次,乙记录得分,再由乙抛掷10次,甲记录得分,最后统计得分,得分高的人获胜。
我请两组同学上来做游戏,然后请同学们判断这个游戏是否公平,学生们先黑板上的数据直观感受到这个游戏不公平,于是请同学们思考这个游戏不公平的原因何在,学生们经过分析,得出获胜机会各为25%与75%。
采用这们的方式来学习知识,学生很感兴趣,不仅任务完成得特别好,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巩固了学生在可能性方面的知识。
不断地变化课型与教法,唤起学生的有效注意。
小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每堂课都应考虑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用直观教具、学具,此时无声胜有声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在当前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得轻松愉快,而且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学数学、乐学数学、以至学会。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设计了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研究它的面积计算方法。
然后教师再利用直观教具和学生一起拼图,通过拼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比较,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全过程,学生一步步获取知识,充分体验了探究知识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信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四、变换角色,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