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消费负担过重,儿童失学仍然存在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得知,目前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些农村家庭的最大负担。调查显示,除有极少数的家庭无人上学外,有40%的人表示占到了家庭纯收入的26%--50%,有50%的表示占到了家庭纯收入的51%以上。而在教育支出占到了家庭纯收入51%以上的家庭中,有10%的家庭超过了100%,也就是说,这种家庭为了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必须靠亲戚朋友资助或借债。农村家庭教育消费负担过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村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相当少。二是教育费用有明显增加趋势。我们在当地村民访谈时,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告诉我们,不少孩子才初中毕业,因家庭负担不起学费,早早地出去赚钱谋生了。而且,这种现象在农村比较普遍。
(三)教学设施落后,办学条件较差。
从调查中我们得知至少有一半的村民认为农村教育问题主要在于学校教学条件差。的确,从整体上看,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少农村中小学既没有电脑、语音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没有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场所。虽然全国小学统一都要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但很多农村学校因为缺乏师资或者设备不齐全,这些课程基本都是形同虚设,即使开设了这些课程,也只是走走形式。在我们给孩子们上课时,孩子们既然告诉我们,他们从小到大从来就没有接触过音乐、美术、舞蹈、电脑这些课程。这些在我们看来非常普通的课程,却是农村孩子的心里唯一的向往。但即便如此,农民们告诉我们对下一代的智力投资是必不可少的。很明显,这投资也是有在读子女的农民的主要负担。从调查可以看出,粗略估算一下,就可知道培养一个高中文凭的毕业生要3万多元,这对于当前这个村子的农民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几年的汗水都不一定换得到。但他们并没有埋怨,他们表示:就算教育费用再高,他们也一定要让子女完成学业。因为他们深知没有知识(或者说没有文凭)在如今的社会是越来越行不通了。就像他们自己,大多是小学文化程度,外出打工好一点的工作都找不到,只能到工地、矿井当劳工,这些地方的劳动条件很差,生活很艰苦。虽然他们自己不说,可家人都知道,他们在那些地方干活是拼了命的。在这种环境下,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很简单,子女能好好学习,将来学有所成。虽然他们自己的生活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很艰难。但对于子女的要求,他们大多都给予满足。被问及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回答: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等孩子们完成了学业后情况就会改观了。这短短数语听起得如此轻松,可知他们流了多少的汗水?而这一切,作为子女的又有几人能真正了解呢?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去了城市,小儿子和小儿媳妇在教书,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儿子、儿媳或者孙子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老人说: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二、解决的途径
(一)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制,改善农村教学环境,提高农村整体素质.这对减轻农民负担,培养农村人才,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小康具有长远意义。
(二)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进农村网络化、信息化.
城市拥有信息、科技、文化等无形资源的优势,而这些城市先进文明,目前没有充分辐射到广大的农村,造成了农村信息资源的匮乏,使农民难以增收,制约着农村的发展。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关键在于推进农村网络化、信息化,极力架设城乡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城乡信息资源共享,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在城乡信息“高速公路”的带领下,繁荣农村文化,促进农村发展。
(三)从源头上拓宽教师入口渠道,逐步淘汰现有不称职教师,建立合理的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要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落实“科教兴区”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来抓,积极培养高水平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建设一支符合新世纪发展的合格的教师队伍。从选拔、培养、保障、管理、激励等方面,建立一套确保师资队伍建设顺利推进的工作机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上去了,就大有希望。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同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之所以能得到大面积推广,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异军突起,农村富余劳动力之所以能大量向沿海地区和城镇转移,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有数以亿计受过义务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作为基础和支撑,农村普及义务教育有很大成绩,功不可没。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等,都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广大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农村全面“普九”,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很难实现全面小康。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在尽量地多点去做,多点去体会。的确,"实践才是最好的导师",要获得人生的知识,就必须亲身去实践、去行动。我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逐步了解社会,磨练自己,增长才干,对社会实际工作也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真正让我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综合素质,她让我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沟通、学会了怎样与队友协调合作、学会了吃苦耐劳,让我懂得了团结互助的伟大力量,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永远无法学到的东西。总之,她让我成长了不少,这次难忘的经历不仅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也将成为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更时刻激励着我加倍努力,实实在在地把握住每一个今天,从眼前踏出远行的路,每一步都留下坚实的脚印中学只是所有贫困学校的一个缩影。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4
一、农村家庭教育问题
在农村由于大多数的青壮劳动力都进城打工了,甚至有些孩子的父母都双双进城,这留下孩子跟着自己的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也因此引发了许多的农村教育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过分地宠爱孩子和缺少榜样,还有诸如重分轻德,期望过高等一系列的问题,即便是父母都在家的孩子往往也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我想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在农村,特别是一些偏远山村,孩子家长自身文化水平就参差不齐,甚至将自己应该完成的家庭教育部分也都推给学校和老师,再加上家庭教育方法简单,和孩子沟通少,人才观和价值观比较片面,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进入好高中,好大学就能有出息,也正是这一系列的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突出的根本所在。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问题首先要塑造良好的家风,学校和老师与学生家长做好沟通,共同构建驾校共教的格局,学校也应该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和背景,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帮助和指导,给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和道德观,不能过分看重成绩,要让学生学会感恩,能理解父母和其他人的良苦用心,实现农村家庭教育全面进步。
二、农村教育条件差
我这里所说的农村教育条件差是指办学条件差和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也有待加强,所以这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认识和投入逐年的加强,现在很多的小学都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可是这些小学的教学仪器不全实验器具不全问题普遍存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仅仅能够满足日常的普通上课需求而已。再加上农村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乡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可是大部分乡村小学都面临着教师老龄化和教师资源短缺的现状,教师老龄化的问题直接导致教师人手不足和教育观念落后问题,再加上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即便是有分配过来的年轻一代的乡村教师,在取得一定的成绩以后,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关系转进城市,很难留住年轻教师。因为农村的特殊情况,导致一些农村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工作量都非常的大,一名教师在三四个班级任教的情况比比皆是,再加农村教师收入普遍偏低,这也是留不住年轻老师的一个关键原因。
想要改善农村教育水平就需要政府针对教育加大投入,甚至以政府为主导吸引社会资金注入教育,将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向城市教师看齐,给自愿到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提高入职薪资水平,对农村教育提出合理化改进意见和方案的年轻教师予以重用等方式都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教育现在所面临的农村师资队伍缺乏的现状。
农村教育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展开和农村的长治久安都需要人才,只有从自己家乡走出去的人才,回身来去用自己的能力振兴自己的家乡他是全心全意的,农村的振兴指望外人是不现实的,提高农村教师收入水平,为乡村教师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改革现有的教育系统体制,营造一个更为合理高效的教育竞争环境,在现有的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得部分农村学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和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农村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钱的问题,没有钱就办不了好学校,没有钱就吸引不来优秀年轻的教师,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展开,打造和改革现有的农村经济模式,全面提高农民收入,在农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太是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5
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的发展靠教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我国的未来。
一、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功能不断减弱。农村父母们一是受传统跳农门思想的影响,二是鉴于目前大中专生毕业后需自谋职业的现实,对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往往定位特别近视,对升学有望的孩子,就盼望成龙成凤,跃出农门;否则就认为教育投出是浪费,不如让孩子认点字,就直接去学手艺挣钱。因而在家庭教育管理上或娇宠过分放任自流,或严厉有余,使这类学生的品德个性和文化求知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家庭教育的失策,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给学校教育增添了障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产生了许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问题。农村现在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那就是孩子的父母亲出门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导致孩子缺少父爱和母爱,家庭作业不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甚至沉迷网络游戏。农村家长很多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没有尽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有些家长的教育思想不正确,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全推给学校。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把本应由家庭、学校共同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学校和教师的负担。
2、教师队伍素质欠佳。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教师青黄不接,年龄结构严重老化,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二是专业教师不足。农村小学,像音乐、美术、劳动、自然、信息技术教学都是兼职的,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除中心小学外几乎没有,因此,小学英语根本无法开展教学。三是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农村小学教师因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乡村,他们几乎没有多少外出学习的机会,教学中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无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信息闭塞,几乎无科研能力可言。教师素质偏低是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四是教师职务评聘分开问题多,现在小学教师中,几乎全是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而小学高级教师岗位职数僧多粥少,未聘教师大部分是中青年教学骨干,大大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觉得自己无奔头,工作起来消极应付。
二、改变农村小学教育的对策
1、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从优化培训机制与途径入手,帮助在职农村小学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实现教育理念、教师角色、教育能力、教育评价的全面转变。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一是健全农村小学教师在职进修制,学校每年必须保证一定数量教师进修培训,将教师在职进修与提高学历、职称评定三者挂钩,促进教师自觉参加脱产学习、函授、自考等进修。二是加强教师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定期轮训,分散自学,分段考试,定期派出教师外出学习,做到培训学习与教学两不误。三是全面开通、不断扩展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2、端正农村办学思想。要使农村小学教育健康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是关键。地方行政领导,学校校长教师和家长学生,都要认识到为高等教育输送新生不应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惟一目标,而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会生存打下基础,才是小学教育的重心。具体措施:一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切实灌输到教育工作者的心田;而是创造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沟通,以形成素质教育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