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案例范本5篇
大小:27.14KB 4页 发布时间: 2023-08-31 10:42:09 16.78k 16.47k

一、语文教学与美术

小学语文课本图文并茂,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有些学生喜欢拿笔在画面上涂涂画画,此时教师切勿把它当做一种顽劣行为,而应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一位教师在教学《蜜蜂引路》时,为了使学生理清列宁与养蜂人、养蜂人与蜜蜂、蜜蜂与花丛之间的联系,没有过多地讲解,而是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插图,拿笔画,画出列宁找出养蜂人的线路图,学生兴致盎然,很快弄清列宁——路边的花丛——蜜蜂——蜂房——养蜂人这样线索,从而使学生把语言文字中具体形象思维转换为抽象的逻辑思维。学生对自己的创造多了一份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二、语文教学与音乐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常把阅读与欣赏音乐紧密结合。比如在新课伊始配乐朗诵,课中的音乐穿插都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受到音乐熏陶的同时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一位教师在教学七律《长征》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红军长征途中的几个代表性画面的同时播放歌曲《长征》,雄壮有力的歌曲和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进如火如荼的长征岁月,感受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对学生理解全诗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语文教学与数学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常把阅读与数学结合起来。我在教学《郑和远航》,引导学生体会宝船“规模之大”这一环节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让学生先计算:我们的教室长约8米,宽约6米,教学楼每层楼高约4米,学校的师生员工大约800余人,算一算,每艘宝船相当于我们的教室多少间?相当于我们的教学楼多少层?需要几艘宝船就能装下我们全校的师生员工?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计算后加以比较。在语文课中运用数学的方法,既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又能让学生更感性地体会到“规模之大”。

四、语文教学与自然科学

语文学科是众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的训练就像德育一样是各学科肩负的共同任务,很难想象一个对语言文字做不出基本理解的学生能够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课本中不少涉及知识的课文。如《乌鸦喝水》、《曹冲称象》等。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扎实掌握一定自然科学知识,否则,以其使人昭昭怎么行呢?在语文教学中如能恰当与自然科学联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一位教师安排了学生课外活动实践课——“种子发芽”、“铁生锈”时,学生通过乐于动手,用心观察,及时记录,最后整理出内容画面精彩的实验报告,既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同时培养了合作能力,又使学生了解出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和过程以及“铁生锈”这一化学反应条件。

五、语文跨学科的教学特点

语文作为众学科的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比较,有其自己的特点。提倡跨学科教学,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一)跨学科教学应植根于语文学科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见跨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当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知识产生兴趣时,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学生对这种知识的质疑能力,努力探求知识的心理愿望,在寻求过程中积极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和喜悦,以及在请教老师、家长与同学共同讨论时的语文交际能力。因此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是辩证的。

(二)语文跨学科教学有自主性、开放性特点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性特点:跨学科教学打破了课程之间、课内外的壁垒,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师要巧作引导,“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绪活力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让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能力体现在阅读理解中。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兴趣,或在读书中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时,要提倡学生看课外书,以拓宽知识面等,而一定知识面影响学生学习语文能力。一位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让学生课前自读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查阅课外有关资料解决问题,再在课堂与同学交流,结果发现学生对课外中“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一中心的理解是殊途同归,有的学生甚至对课外中海底植物有一万多种的说法作了纠正,最后老师让学生画一幅有关海底世界的画,并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读一首有关大海的诗或一篇文章。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语文实践能力。

2、开放性特点:要开放教学活动,要与沸腾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不能关门教书,要学以致用。要教育学生和指导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学习变成一个开放的系统,让学生在开放的过程中学习、发展与提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教学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因此创设开放式的大语文教学环境和空间,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技能的目的,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六、跨学科作业设计策略

跨学科作业是对学习资源的一种重新整合,是将新课程理念转变为一种可操作的教学举措,这类作业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淡化学科界限,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较好地实现新课程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为目的,从而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转换作业形式

作业形式多样化,可调动所有器官参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业形式的选择可从语文及其他学科的特点、功能出发,根据不同作业对象,不同目标等合理安排。

1、由语文拓展出其他学科

(1)静心感悟。如教《军神》一文,如果学生感受出刘伯承将军的坚强意志之时,安排了这样的作业“想一想,你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怎么办?”这样,进一步挖掘学生心中品质,提高其品德素养。

(2)学科作业。如数学一个单元结束后,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数学学习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记录数学学习中的得失、疑虑或对数学老师(或同学)的“做法”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等,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帮助寻找数学学习发展轨迹。这样的数学作业给学生提供了乐于探究的机会,发表独立见解和观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另外,如美术课的工艺制作、科学课的科技制作、体育课的游戏、综合实践课的手工劳动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题材,写下来就成为“科学作文”、“艺术作文”、“体育作文”。

(3)阅读理解。布置一些涉及科技、社会、艺术等文章的阅读理解作业,使学生懂得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会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其他学科阅读材料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可提高他们对其他学科的材料的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用其他学科知识促进语文的学习。

(1)收集资料。语文课本中的许多内容涉及地理、环境、科学等知识,学习语文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方式)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课文。如在学习《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之前,请学生搜集关于大量与地球有关的科学知识读一读,为理解课文提供帮助。

(2)画图理解。如学习《木兰从军》,我曾布置了一道画图作业,要学生画出读了课文后留在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几个画面,并用简练的语言给这幅画题名。这样的作业学生发挥了想象,也体会到了融进美术元素的语文学习的魅力。

(3)音乐欣赏。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与歌曲有着密切联系,有些课文本身就是歌词。如《快乐的节日》,学习时候,教师可让学生回家后放歌曲唱一唱,将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迁移到语文学习中来,用音乐来加深理解、领悟。

(4)动手实践。有的课文介绍了自然科学知识。这时不如让学生做个实验。有的课文在学习之后,可让学生按照课文介绍完成一个小制作,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消化,同时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制作能力。如学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可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

(二)改变作业的评价

跨学科作业的评价,设计者一定要将作业尽可能作全面的目标确定,与平时作业相比有所不同。

1、跨学科作业涉及多学科,评价应由纠错型向欣赏型转变。比如《木兰从军》这一课文图画作业,有的学生图画得很传神,但题名不好。这时评价就应该以欣赏为主。在欣赏中,不但要学生看出缺点,更多的是让学生看出自己的优势。

评价不在于看学生的答案是否标准,不仅仅在于看学生最后形成的作品质量高低,并且更要注重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注重作业的过程与方法。

2、跨学科作业(如编小报)需要群体合作才能完成。因此,评价既要针对个别学生,也要针对合作小组,对他们的作业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予以评价。如果任意偏向个人或小组,都有可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跨学科作业的评价,重在要求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充分发挥评价激励功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跨学科作业重新整合学过的学习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