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师生共同设计禁毒主题班会的环境,例如制作禁毒主题的标题横幅等。
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 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吗?‘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学生自由回答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 教师介绍相关知识:“国际禁毒日”起源于1987年6月12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的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会议。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吸毒”的口号,并且与会的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3. 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揭示活动的主题:“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自主探究,深入了解
学生讨论并分享观看禁毒图片的感受,自主探究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的危害。
教师提问:什么是毒品?毒品包括哪些?毒品对个体、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危害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观看禁毒视频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毒品的含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其他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可以使人形成瘾癖。这些毒品具有依赖性、非法性和危害性。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损害大脑、心脏和呼吸系统功能,降低免疫能力,易感染疾病,甚至会导致死亡。吸毒者平均存活时间较短。”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毒品的知识和危害。
(三)成立“向毒品SayNo”专案组,学生角色转换,以“霹雳警察”的身份分析典型案例中人物染指毒品的主要原因,重点商讨遇到紧急事件的处理对策,探求预防毒品和拒绝毒品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以典型案例为例,让学生以“霹雳警察”的身份分析案例中人物染指毒品的主要原因,并重点商讨遇到紧急事件时的应对策略,探讨预防毒品和拒绝毒品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发扬主人翁精神,从个人做起,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支持禁毒运动。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向学生简介我国在禁毒运动中取得的成效,倡导“向毒品SayNo”禁毒计划。学生可以交流合作,商讨并采取实际行动,如争取家长的合作与支持,共同设计宣传画报、禁毒专刊,向周围社区、村里宣传禁毒。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正确认识毒品,远离毒品。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刺激和时髦。要时刻记住,一旦接触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是绝对不能碰的。
六、课后实践
1. 学生搜集身边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 寻找机会参加有关禁毒的宣传活动。
学校开展禁毒活动方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毒品的知识。
2、通过观看禁毒教育片和青少年禁毒宣传片,教育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
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毒品对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巨大的危害。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防线比较薄弱,好奇心强,判断能力较差,因此容易成为毒品的受害者。
根据调查,我国吸毒人群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80%以上。近年来,中小学生吸毒现象也有所增加。特别是随着新型毒品的出现,青少年吸毒人数进一步上升,吸毒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如果把毒品比作猛兽,那么青少年就是它最容易攻击的目标;如果把毒品比作瘟疫,青少年也是最容易感染的人群。青少年一旦接触毒品,对身心健康的伤害远大于成年人。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什么是毒品呢?毒品有哪些呢?谁能说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物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冰毒、大麻、可卡因、海洛因、止咳水等。这些毒品长期使用会产生成瘾,对人体有害,也容易感染疾病。服用过量的话,甚至会导致死亡。
3.观看禁毒教育片和青少年禁毒宣传片
问:你们有什么感受?(自由发言)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
问:毒品有哪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身体健康。
(1)毒品破坏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