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制定的招生宣传方案,经过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研究通过,并由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方案,能够提高我们学校的生源质量,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
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实施方案4
一、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改进措施、实现目标。
二、目标和任务:
1、今年力争完成招生任务800人,其中本县完成700人,外县完成100人。
2、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搞好学生跟踪服务,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确保毕业生100%就业,学生就业满意率达90%以上。
3、开展工学交替,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落实措施
1、总结去年招生工作经验,完善招生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招生方案,科学地制定招生奖励机制,充分利用招生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招生效果。
2、加强与生源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沟通,认真考虑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有效的招生合作机制。
3、对现有专业做大做强,增添各专业设施,增加我校的亮点与看点,增强我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今年再争取新开一些专业。
4、加强宣传力度,具体宣传国家对中职学生的优惠政策,我校的优惠与奖励政策,对口高考及我校的优势等,采用多种宣传形式,如小册子招生简章。确保本县初中生人手一份,在校内和生源地学校制作宣传栏,宣传光碟,在电视台播放专题片,全面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促使社会观念转变。
5、争取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各级行政资源,今年继续争取县政府、教育局为我校招生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并下文,确保今年招生任务的完成。
6、学习民办职校招生经验,在外县发展和培训业务员,争取在外县招生有新的突破。
7、加强招生人员培训,提高我校老师的招生业务能力。
8、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增强社会效果。
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实施方案5
一、吸引生源和目标群体
招生定位策划是指确定学校招生的地区和目标学生群体。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培养目标,以及学校规模和方向,决定从哪里招收学生以及招收什么样的学生。具体来说,就是确定招生的地理范围和目标学生群体。是面向农村还是城市?是面向应届毕业生还是社会人员?我们的招生地区主要定位在万州城区和乡镇,并辐射到周边各区县。其中,万州城区是主要的生源地,我们需要重点开发这个市场。目标学生群体包括外出打工返乡人员、退伍军人、小学、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待业人员以及在岗培训人员等。其中,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待业人员和在岗培训人员约占总生源的60%~70%。
二、多样化招生渠道
招生工作有很多种渠道,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招生渠道正在不断发展。招生渠道在招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招生渠道要多样化;另一方面,招生渠道要不断创新,要善于突破。只要掌握了降龙十八掌和吸心大法,我们就可以在招生中游刃有余!
我们准备采用以下渠道进行招生:
1、老生带新生:学校全体教职工都可以参与招生工作,利用各种网络人脉挖掘学生。
2、招聘招生人员:派驻招生机构和代表到主要生源地进行招生工作。
3、参加招生咨询会和展览会,进行宣传和推销。
4、到生源地学校开展联谊活动,进行公关。
5、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树立学校形象。
6、使用各种实物广告和宣传单等。
7、进行网络招生,在万州或重庆的主要网站和论坛上发布招生信息。
三、精心策划招生广告
招生广告的策划非常重要。招生广告通过媒体向目标学生群体传递有关学校、专业招生数量、规格要求、学校优势和特色等信息。通过介绍、说服和提醒的方式,吸引目标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行动起来。好的招生广告应该真实可信,信息量大但简洁明了,针对性强,符合消费者心理。
招生广告策划的关键在于创意。主要考虑经济性、针对性和适合性。我们准备从两个方面进行广告宣传:
1、硬件广告: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宣传单、户外广告牌、车体广告、展览会、公益社会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学校还可以自行设计和组织一些适当的活动或传播工具来发布招生信息,例如老师到学生家中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并传播学校的信息,学校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等。
2、软件广告:要想在市场上脱颖而出,首先要在舆论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俗话说得好,“三个人成行,口口相传”。口碑效应对于目标公众的影响力非常重要。要获得良好的口碑效应,需要自觉维护学校形象,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师和领导的魅力。商场就像战场,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往往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
四、精心策划招生步骤和活动
1、学校聘请招生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培训,介绍学校的概况、课程设置和招生对象等信息。
2、组织开展对生源地和目标群体的市场调查和预测工作,了解基本的招生信息。
3、根据生源地区对招生人员进行分组,并指定招生任务。
4、为招生人员提供宣传工具(宣传单)并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户外广告牌、车体广告、展览会)。
5、学校自行设计和组织一些适当的活动或传播工具来发布招生信息,例如老师到学生家中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并传播学校的信息,学校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