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包括矽肺、碳酸盐肺、金属尘肺、煤矿工人尘肺。而矽肺是最常见、影响最广的、危害最大的。矽肺症状主要是呼吸系统不适,如胸同、咳嗽、气急、食欲不振、失眠等;严重时有明显的肺气肿和缺氧表现,如口唇青紫、桶状胸等;并且常会发生并发症,如肺结核、肺源性心脏病、肺部感染等,矽肺合并肺结核时,病情会难以控制,有可能造成死亡。
(2)职业中毒
化工生产中有很多物质都有毒,工人在操作过程中若防护不好,则会引起中毒。而接触毒物不同,中毒的临床表现也不同。毒物进入体内,会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的影响。
常见职业性中毒有刺激性气体中毒,它会使人胸闷、缺氧、头晕、咽部水肿,甚至出现肺水肿,严重威胁人的生命;还有窒息性气体中毒使人恶心、干呕、刺痛、呼吸困难,甚至意识模糊乃至昏迷,严重时心跳停止造成死亡;另外金属中毒也很常见,一般为慢性中毒,如汞、铅、锰离子中毒。慢性汞中毒主要表现为脑中毒、肾坏死、血液和心肌疾病;铅中毒主要表现为对肝、肾、脑等器官不同程度的损害;锰中毒表现在步态不稳、情绪不定、哭笑无常、行动困难,严重时会出现不断摇头或点头动作。
(3)职业性耳聋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损害听力,特别是工作场所长时间的噪声会是耳朵的敏感度下降,由听觉适应到产生天听觉疲劳,最终导致职业性耳聋——噪声性耳聋。耳聋通常分为轻度聋、中度聋、重度聋,听力不同程度下降,最终会完全听不见。主要临床表现是耳鸣、头痛、头晕,有时伴有失眠、头胀,逐渐出现眩晕、恶心、干呕症状。
噪声还能对人体其他系统和器官产生危害,引起神经衰弱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也可使心律不齐、血管痉挛等。同时在噪声大的生产环境中会发生生产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4)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皮肤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化学、物理、生物等生产性因素引起的皮肤及附属疾病。国外资料显示,职业性皮肤病职业病总数的50%~70%,发病率始终占第一位。它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痤疮及毛囊炎、皮肤及粘膜溃疡、皮肤角化过度或皲裂,还有皮肤色素改变。它们给皮肤带来各种不同的伤害,例如红斑、水肿、水疱甚至糜烂;还有剧烈瘙痒、皮肤流脓、溃疡;皮肤干裂、色素沉着积累即职业性黑变病,而色素减退会发生白斑即职业性白斑病。
3、职业病防护措施
(1)从源头抓好预防职业病危害。
对化工企业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应当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职业中毒危害预评价,并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可能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建设项目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建设项目竣工,应当进行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对存在高毒作业的化工企业建设项目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卫生审查;经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2)加强危害因素的防护
2.1防尘
生产间设有喷水雾除粉尘装置;栈桥的转运处、破碎楼、筒仓等处设有高效袋式除尘器。各扬尘点采用排风罩收集粉尘,通过风管连接至袋式除尘器过滤后排风;对于皮带机向料仓或筒仓的卸料点的扬尘控制,采用排风罩与仓体连接,除尘排风使仓斗内负压,造成卸料口负压,防止粉尘飞扬。粉尘等生产装置设置密闭粉尘收集系统。含粉尘物质的输送装卸设有通风除尘系统。
2.2防毒
设有毒气报警监测装置,巡检工人配备个人毒气报警仪。在有可能泄漏毒气的合成装置与低温洗装置处和可能泄漏毒气的储罐等处设置了事故洗
眼淋浴器。
2.3防噪声
各噪声源主要采取集中控制及隔音、消音措施。噪声装置控制室设在离噪声源远的地方,采用双层玻璃窗隔声。各装置排气口安装消音器、隔声罩、设备外壳隔音层等措施;送风机入口装设消音器。
(3)对企业应进行职业卫生评价。
一是经过职业卫生评价,对已投产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落后的生产及工艺应予
以淘汰,或进行技术革新与改造。二是通过评价应重点加强对泄漏源的安全管理。泄漏是化工企业中常见的事故,不仅会引发职业中毒,而且可能会引发火灾与爆炸。如化工企业中常见的泄漏源有储罐与管道上的孔洞及裂纹、阀门与泵体的裂纹等。要建立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测定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泄漏源,防止因密闭性能不好、设备管理不善、检测检修不到位,而造成“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有毒有害气体大量逸出,而酿成急性职业中毒等伤亡事故。
(4)加强工人的个人安全意识
企业应当对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有关职业卫生知识,督促作业人员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其正确使用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用品。
工人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危险性以及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在生产中严格遵守操作章程,做好安全防范,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保障了别人的生命安全。
化工企业人员的防护措施4
对化工厂处置化学品灾害事故的各种应急救援队伍来说,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化学品伤害现场急救措施(如佩戴防毒面罩、穿防化服等)和预防伤害的基本知识。
化工厂的危害
中毒:毒物进入人体后,损害人体某些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或组织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称为中毒。化学品中毒现场急救主要是除毒,减轻毒物对中毒者的进一步伤害。
窒息:窒息是由于外伤、溺水、烟熏、火燎、土埋、密室缺氧以及异物吸入等原因,引起声门突然紧闭,气管及肺内空气不能外溢,使肺内压力急剧升高,氧气不能进入人体,造成重要器官及全身缺氧综合症。
化学灼伤:化学品伤害化学性灼伤事故较多,常见的有化学性皮肤灼伤和化学性眼灼伤。其灼伤程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剂量、接触面积和时间以及处理是否及时有效等因素。
防护措施介绍
1.增强安全意识
在生产、储运、销售和使用中会造成燃爆危害、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例如,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具有燃烧爆炸性,使用不当会造成人员炸伤和烧伤;冷库制冷剂液氨具有爆炸和毒害性,如果发生泄漏会导致爆炸和人员中毒、植物枯萎。
对于化学品的从业人员和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处置的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必须做到知己知彼,较好地掌握化学品的安全防护知识,知道隐患源自什么地方,危害有哪些,找准问题症结,有的放矢地做好安全工作。
2.加强科技常识
不是从事危险化学品的人员,也会无故受到伤害。受害原因主要是意外突发事件带来灾难,而在灾难面前不知道自救的方法,不能正确及时的逃生,拖延抢救生命的宝贵时间,最终丢失生命或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所以,普及急救知识,对于挽救生命有着重要意义。
虽然我国人口众多,人员素质不一,科普难度大,但对于从事化学品生产、储运和销售的单位有义务进行科普宣传,必须告诉周边群众所从事的行业有什么样的安全隐患,对人有什么样危害,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正确逃生。让群众了解危害的性质及严重性,事故发生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3.加强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