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可以通过放一些关于咬指甲的图片或者视频进行引入,介绍咬指甲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哪些危害,引出学习“不咬指甲”的主题。
2.咬指甲的危害
请学生阅读相关危害资料,让他们知道咬指甲会造成细菌感染,可能导致皮肤炎、疮疹等等病症,还可能引起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3.如何有效地避免咬指甲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可以减少咬指甲的方法,例如戴手套或涂上苦味涂层等等方法。
4.实际操作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集思广益,一起想出避免咬指甲行为的其他方法,让学生尝试这些方法,并反馈使用后感受。
5.形成对咬指甲的一些偏爱
咬指甲往往是出于一些内心的压抑和不安,导致学生比较容易对这种行为产生依赖性。因此,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让他们学会通过一些更健康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压力和不安,例如沉浸在一些爱好之中、多进行运动等等方法。
6.卫生习惯
咬指甲的行为会使双手变得不干净,易滋生细菌,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比较好的卫生习惯,例如多洗手、定期更换或清洗指甲等等,并要注意让学生知道指甲是一些比较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应当对咬指甲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一些对降低咬指甲行为的有效方法。最重要的是,学生应该清楚自己的卫生习惯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相信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身体卫生习惯,让他们更加健康和美好地成长。
小班健康《不咬指甲》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咬指甲的危害;
2.懂得保持指甲的卫生习惯;
3.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再咬指甲。
二、教学重点
1.介绍咬指甲的危害;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难点
1.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四、教学流程
1.自我介绍部分:
教师与学生互动,进行自我介绍。并向学生们介绍本节课程的主题:不咬指甲。
2.知识讲解部分:
(1)解释咬指甲的危害:咬指甲容易使手指受伤、疼痛,还可能引起皮肤感染,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还容易吸入细菌,影响健康。
(2)如何保持指甲的卫生习惯:不要将手指放入嘴里,保持指甲整洁干燥,勤于洗手等。
(3)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学会放松自己,不用咬指甲来减轻压力。当感到手指想要放到嘴里时,可以用手指轻轻地按摩颈部或塞一支笔在手里搓揉,分散注意力。
3.实践操作部分:
(1)让学生们自己分成小组,编写个人“不咬指甲”计划,包括:改变咀嚼指甲的方式,将手指转移到其他位置或者进行其他活动等。
(2)对于那些已经形成了咬指甲习惯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派发一些小礼品,嘉奖那些强制自己停止咬指甲行为的人。
4.复习总结部分:
1.回顾课程内容,检查学生理解的水平,了解是否有所遗漏。
2.鼓励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的成果和心得,共同进步,培养团队意识和分享精神。
五、教学方法
1.采用讲解、实验演示、个人计划、奖励激励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