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的整体规模肯定会超过去年,但具体增长幅度是未知数,个人预计在20%左右。为什么增长幅度不大呢?因为天猫获取新用户的能力已经大大减弱。
今年各大电商平台都在推动类聚划算模式,价格战激烈,消费者的购买力有所下降。双十一虽然是旺季,但实际上还不清楚有多少消费者真的愿意大量购买。
此外,传统企业纷纷涌入电商领域,竞争加剧,也使得今年的双十一商家业绩充满了不确定性。
淘宝开展双十一的初衷并不仅仅是为了业绩,还是为了吸引人流、刺激消费、塑造品牌效应。通过提升业绩,让传统品牌认识到电商的力量。每年双十一过后,淘宝的流量都会比之前增加很多,加入淘宝的传统企业也会大幅增加。
然而,从去年开始网购用户增长已经达到了极限,线上和线下的用户也达到了相对平衡。由于担心产品质量和服务问题,以及线上线下价格接近,很多网购用户开始回归线下消费。在没有更多新用户进入的情况下,今年双十一的增长幅度也会变得较小,挖掘老顾客成为获取新用户的重要手段。
(二)移动端将成为今年双十一的新看点
越来越多的卖家开始关注移动端的运营,但在移动端尚未找到好的方法。如果双十一有移动端会场,应该关注移动端会场的位置和数量。另外,可以考虑从站外流量的角度来思考移动端的运营,而不仅仅是关注站内流量。
三、天猫玩转双十一的大节奏时间安排
双十一的运营不应该只考虑全天,而是要分成四个时间段:a、0:00-3:00;b、8:00-16:00;c、16:00-20:00;d、20:00-24:00。每个时间段商家的重点不同,这是很多卖家都没有想明白的事情。
a、0:00-3:00这个时间段拼的是预热。
预热决定了整个店铺60%-70%的销量。预热的目标是增加收藏量,包括:发放优惠券、店铺和宝贝收藏、关注店铺、将宝贝添加到购物车等。只有消费者有可能来你的店铺购物。
添加到购物车是预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环,商家应该让消费者尽可能地从收藏添加到购物车,以实现更好的转化。
b、8:00-16:00这个时间段拼的是搜索。
今年双十一是星期二,是一个正常上班的日子,所以消费者不会在凌晨挤购物,而是在白天有空闲时间购物。这个时段消费者主要通过搜索来购买商品,所以这个时段重点是提高搜索排名。预热阶段的销量和权重在这个时段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要在11月1日到10日这段时间里尽量卖货,提高权重和排名。
c、16:00-20:00这个时间段拼的是活动资源。
这个时间段消费者的时间比较碎片化,他们在准备下班、在路上、在家吃晚餐、陪孩子写作业等。在这个时间段,商家应该争取到更多的资源位,以及开展各种活动,吸引消费者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购物。可以通过抽奖活动、特价商品等方式吸引消费者。
d、20:00-24:00最后这个时间段拼的是氛围。
双十一即将结束,消费者会抓住最后一刻购买心仪的产品,以免错过优惠。商家应该营造出紧迫感的氛围,例如倒计时、抽奖活动结束通知、热卖宝贝即将售罄等,促使消费者下单。
以上四个时间段是双十一运营的大节奏,商家可以根据这些时间段来制定具体的运营策略。
四、双十一大促之后如何提高店铺日销
双十一结束后,还没有完。整个双十一前后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0天的预热期、当天的超级热卖期、10天的答谢场。
双十一当天不计入权重,但在双十一之后的10天里,可以通过精彩继续等活动提高店铺的日销能力,保持甚至提高双十一之前的搜索排名。
为什么是10天呢?因为11月21日是双十一结束后的10天,淘宝通常会安排聚划算促销来帮助库存过多的商家。利用这10天和聚划算资源,可以清理多余的库存。对于时尚产业的卖家来说,如果在11月清完库存,12月就会轻松很多。然后在1月份上新,比竞争对手更早迎来一年中最后的上新活动。
五、平台外的流量将成为新一轮卖家竞争的关键点
不管是淘宝、天猫还是京东,平台内的流量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流量下,要实现更大的发展,必须突破平台内的限制,利用平台外的流量。在未来,善于利用平台外的流量将成为电商卖家竞争的关键。
新产品推广活动方案5
一、背景浅析
这家公司成立时间不久,产品的种类和规格还不是很完善,品牌知名度也不高。
在这个行业中,很多企业的经营模式都相似,竞争激烈,客户对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要求很高,选择也很多样化。
在市场上,这家公司的销售网络还不完善,建立营销渠道的成本也很高。同时,与商家建立诚信关系需要时间。
在产品推广方面,公司的概念不够清晰,主要客户群体也没有明确,媒介资源也很杂乱,很难找到适合公司的资源。
二、目标群体
这家公司主要的目标群体是企业或组织进行团购,个人是辅助目标群体。
三、消费趋势分析
四、产品优势
产品的功能、卖点和利益点是什么?
五、产品定位与价格战略
六、营销导向下的产品质量与创新使命
在市场经济中,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能有市场,而追求高质量和不断创新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营销导向下,产品首先要满足目标群体的使用需求,其次要与产品特点和顾客的心理需求相匹配,还要增加附加值,满足顾客的潜在感情需求,比如服务和文化等。